纪昀,字晓岚,清朝著名的大才子,曾经担任《四库全书》的总纂官,其文学才华为世人所叹服。
但是,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纪晓岚有才,却也不免有些恃才傲物。
有一年夏天,连续阴雨,宫殿内外都颇为潮湿闷热。等天气终于放晴了,负责文集典册的众官吏纷纷将殿内的藏书搬出去晾晒。唯独纪晓岚,裸着上身,躺在椅子上,拿着蒲扇晒肚皮。
其他人一看,很奇怪,就过去问,你为什么不晒书,反倒是自己在这晒起太阳了。纪昀答道:“吾晒吾之腹稿!”这自夸的,有点显摆的意味了。纪昀的意思就是说自己饱读诗书,腹中墨水多,所以,晒晒肚皮就可以了。
纪昀的这种行为,就不免让人略生厌恶之感了。再加上纪昀还喜欢跟人开玩笑,特别是喜欢讽刺别人的缺点。满朝的文武大臣,多数都被他戏弄侮辱过。所以,多有看不惯纪昀,想捉弄纪昀的人。
纪昀经常戏弄别人的缺点,他自己当然也有缺点了。
纪昀素来不喜欢吃五谷等素食,而是比较喜欢吃肉,而且每顿都能吃数斤。肉中所含的卡路里自然比米面多很多。纪昀吃完了肉,就像能量十足的小马达,需要将多余的能量释放出去。
纪昀因此也颇为好色,据说每天早起上朝前、下朝后、中午、黄昏、睡前均需行房,否则,就会“肤欲裂,而筋欲抽”。据说有一次,为了编纂《四库全书》,数日在宫内当值,竟然到了“两睛暴赤,颧红如火”的地步。最后,还是乾隆赏赐了两位宫女伴宿,才帮纪昀解决了问题。
而在平时呢,纪昀为了解决燥热问题,哪怕是大冬天穿着棉袄,也是扇不离手。
有一次,纪昀急着进宫,被几个小太监拦住,非让纪昀讲笑话给他们听,才肯放纪昀过去。
纪昀见状,装模作样的说:“从前呀,有一位皇上,他身边有一位相貌堂堂、聪明睿智、武功高强的太监……”纪昀说完“太监”二字就停下了。
小太监着急听下文呀,就问:“下面呢?”纪昀坏笑道:“没了,没了啊!太监哪有下面呀!”然后得意洋洋的走了。
这件事后来就被太监总管知道了,于是就想回击一下纪晓岚。
这位太监总管就借故来到了纪昀编纂《四库全书》的南书房。时值隆冬,而纪昀却还手握一把扇子。太监总管一看,就想借机嘲讽一下纪昀。他就走上前去,上下打量了一下纪昀,操着浓重的南方口音颇为得意的说到:“小翰林,穿冬衣,持夏扇,一部春秋曾读否?”
纪昀一听,立刻明白了,向来恃才傲物的他自然不会甘落下风,被人侮辱,于是随口道:“老总管,生南方,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么?”
原本太监总管是想借机讽刺一下纪昀的,结果又被纪昀揭了自己的短处。太监总管羞愤之下,就要撞柱自尽,幸好被旁边的小太监给拉住了。
纪晓岚,因为这种事情,得罪人不少。但是,他却不敢轻易得罪三个人,一个就是乾隆,一句话就可以办了他。另外一个是对他有恩的刘统勋之子刘墉。还有一个,就是位高权重,颇受乾隆宠信的和珅。
纪晓岚跟和珅,可以说是忘年交,根本不想影视剧中那种,天天斗来斗去的。和珅大多数时间,都是纪晓岚的直接上司,纪晓岚是万万不敢得罪的。而乾隆时期,大兴文字狱,纪昀也只有附和的份。这也是编纂《四库全书》的众多编纂官,后来都因为文字狱获罪,难得善终,而纪晓岚虽遭数次牵连,却都可以逢凶化吉,最终得以颐享天年的原因。
纪晓岚可以肆无忌惮的嘲笑太监们的身体缺陷,但在封建统治的高压之下,他又何尝不是一位思想被阉割了的“太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