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不得不佩服像孔子这样的圣人,仅一个“孝”道,一层一层,也有着细之又细的分析;
这次子游来询问,孔子说:如今说的孝道,不只是尽点赡养父母的义务,仅此,是不是很是让人心中起疑;
这就响应了儒学里孝的理念,尽孝道本是天经地义;
既然尽孝是本分,有什么好说的呢,其实,孔子另有他的明确目的;
他无非想说明:在孝敬父母这个问题上,千万不可像饲养犬马那样,也就是,如果一个人不存心去孝敬父母,那么所谓的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看,这岂不是张口开骂,直接拿人与畜牲作比,若对父母尽孝不周全,与仅仅满足饱腹的畜牲又有何异?
这话说的,是不是相当粗鄙,其实为引向更深层次揭示孝的真谛;
孝,不只是表相的礼,又或者极端情况下,如父母病重时的特别抚慰;
也就是说,在满足一定物质条件下,孝,应更注重精神层面的关心,更多时候要体现在日常中的相伴相陪;
恐怕,这也是尽孝道时最为欠缺的,可见,孔子在二千多年就注意到这个问题,有多么难能可贵;
尤其在少子化的今天,太多人在年轻的时都是眼光向内,只注重自己的事业、自己的前程,对父母几乎是抛之不理;
总以为父母还年轻,身体还健康,自己有大把时间与朋友吃吃喝喝,却很少去看望父母,乃至片面地以为与父母没什么可聊的话题;
一定这样的,从离开父母的那一刻,其实已与自己的父亲母亲,在心理上拉开了距离;
还是希望人人都能早一点醒悟,多花费一些时间陪伴父母,以免在失去之后再后悔不已!
【作者简介】钉钉,又名野子,本名李胜春,河南省正阳县人。著有《西部》《东方》等力作。现稿《品读孔子》系列论语为政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