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5月25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戴晓蓉)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AI数字科技进入文化领域,已经成为传统文化保护和呈现的重要助力。在本届文博会上,记者看到,在AI大模型的加持下,原本遥远或消失的文物古籍,在参观者眼前瞬间奇迹“复活”,再现风采,让人惊叹不已。
在15号馆的上海展区,由上海合合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带来的AI古籍修复模型亮相展会现场,获得了不少关注。以“AI保护传统文化”为出发点,合合信息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同研发的古籍修复模型展示了如何利用AIGC技术实现敦煌遗书残卷的数字化修复。
展台工作人员向记者演示,只需将扫描镜头对准要修复的书法卷宗拍摄,卷宗上残缺的部分将自动被抓取,上传至后台的AI数字大模型进行比对,并找出原迹进行模仿修复,最终修复成果将呈现在屏幕上,工作人员就得到了一幅修复版的电子书法“真迹”,而这一过程仅需要短短几秒钟,堪称一绝。
据悉,该模型能够智能学习不同古籍文字风格、纸张背景,对损坏区域的字体内容、风格进行高度还原,达到“修旧如旧”的修复效果,吸引不少观众驻足体验。“这一技术将应用于如博物馆典藏、文物修复等场景。”工作人员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