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凌小蛰’康复日记”为何引发众多网友追更?
创始人
2025-05-22 10:40:32
0

新华社西宁5月22日电(记者周盛盛、李宁)每次开播,“西宁野生动物园”的直播间总是不缺流量。与众不同的是,它的主角是一只雪豹,睡觉或进食、发呆或嬉戏,它的每一个动作都萌态十足,与“雪山之王”的称号形成强烈反差。

“‘凌小蛰’清澈的眼睛里仿佛藏着整个宇宙。”有网友这样评论。

“‘凌小蛰’怎么样了?”“‘凌小蛰’最新消息”“‘凌小蛰’拍CT”……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凌小蛰”时常登上社交媒体热搜榜,成为网友的“云养”雪豹。

西宁野生动物园工作人员在短视频平台分享的“凌小蛰”视频引发网友广泛关注。新华社发

“凌小蛰”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索加乡被发现时,它身形瘦小,几乎丧失了运动能力。

“3月5日下午送过来的时候,它全身只有眼珠子能转、嘴巴能张,体温急剧下降。”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副主任齐新章说,如果当时没有连夜送到西宁接受治疗,小家伙不一定能撑过第二天。

经过初步检查,这只雪豹幼崽仅6个月大,体长74厘米、体重9.7千克,远低于同龄正常水平。救护中心工作人员推测,它可能从高处跌落,受伤后发生伤口感染,再加上长期进食困难,处于濒死状态。

紧接着,救护中心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专家团队,为这只雪豹幼崽制定了抢救与治疗方案,开展紧急救助。

经过紧张有序的治疗,这只小雪豹的身体有所好转。3月8日,“凌小蛰”第一次抬起了头,望向外面的世界。

“那一刻,我们悬着的心终于慢慢放了下来。”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工作人员赵海龙说,这只雪豹幼崽被救助时正值惊蛰节气,所以它有了一个可爱的名字:“凌小蛰”。

这是5月20日监控镜头拍摄的“凌小蛰”画面。新华社发

2017年起,救护中心救助的雪豹都用“凌”字命名。齐新章说:“凌的本意是冰雪,凌又有跨过、越过的意思,被救护的雪豹都遇到了生命中的一道坎,希望它们能跨过去。”

在网络上,齐新章的另一个身份是博主“圆掌”。仅在微博平台,“圆掌”账号的粉丝量就超过248万,“圆掌”账号的内容基本都是雪豹:背景是雪豹等野生动物,头像是雪豹的脚掌,发帖内容也大多以雪豹“凌小蛰”等野生动物为主。

长期以来,齐新章坚持用“圆掌”的身份开展珍稀野生动物的宣传和科普,并成为生态环保与野生动物保护领域的网红人物。

3月14日,按照惯例,齐新章将“凌小蛰”康复的视频发到了社交平台。让他意外的是,第一条视频的浏览量就突破了一千万次,随着“‘凌小蛰’康复日记”系列视频发布数量的增加,不同社交平台上关于“凌小蛰”的话题和讨论量也快速增加。

“截至目前,全网关于凌小蛰的系列视频,总浏览量已经突破百亿次。‘凌小蛰’也成为当之无愧的动物界新晋‘顶流’。”齐新章说。

经过两个多月的救护,“凌小蛰”已经具备基本的站立、行走和跳跃能力,并逐渐适应隔离康复室的生活,体重也达到了16.6千克。

“‘凌小蛰’之所以能引发这么多网友的关注,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齐新章认为,“凌小蛰”的走红、破圈,背后是西宁市多年来对于雪豹救护繁育的成果;而凌小蛰被救助时的弱小、无助,引发了广大网友的怜爱。“凌小蛰”和网友形成的“云陪伴”关系,体现出社会公众对于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关注度正不断提高。

“即便面对绝境,‘凌小蛰’眼中的宇宙未曾坍塌,反而变得更加澄澈深邃。人们用行动点亮了一道光,支撑着它在痛苦中坚守,等待破茧重生的时刻。”有一位网友留言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上海徐汇“模速空间”:在年轻人...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 5月21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在年轻人的年轻空间,看见未来产业的未来...
上海杀出超级隐形冠军,融资近亿... 据企业预警通消息,上海傲意信息科技近日完成近亿元 B++ 轮融资,由英飞尼迪资本、浙江省发展资产经营...
青岛:在经略海洋中向“高地”进... 免疫抗肿瘤海洋一类新药BG136已启动临床二期试验,3D打印细胞培育鱼肉研究取得新进展,青岛港智慧化...
无限探索,元启未来!第十届“创... 第十届“创客中国”元宇宙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作为元宇宙领域的一大赛事重磅落户首钢园。5月21日下午,...
针对算法推荐乱象,中央网信办督... 中央网信办持续加强信息推荐算法治理。 “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针对网民反...
原创 朱... 朱媛媛的人品演技和在娱乐圈的表现,真是没有可诟病的地方,作品很多,个个角色都让人印象深刻。真人秀或采...
特朗普对藤校挨个“开刀”,为何... 2025年春天,美国大学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政治风暴。 特朗普政府挥舞起“反犹清算”的大棒,试图切...
22.99万?23.59万?小... 小米YU7终于要来了,将于5月22日晚7点的小米新品发布会上进行正式发布,而这几天小米汽车官方也陆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