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进博会上,国家会展中心凭借“数字孪生+机器人调度平台”惊艳全球,实现人机协同、虚实联动的智慧运营;2023年天府农博园通过“BIM+IoT”技术,贯穿展馆全生命周期管理,成为农业会展的数字化标杆。这些案例背后,都离不开一个核心技术——智慧展馆数字孪生平台。它不仅是展馆的“数字镜像”,更是一场颠覆传统会展模式的科技革命。今天,我们带你一探究竟!
数字孪生展馆通过物联网、BIM、AI、5G等技术,将实体展馆的结构、设备、人流等数据实时映射到虚拟空间,形成一个动态可交互的“数字双胞胎”。管理者可实时监控展馆状态,观众则能通过VR/AR设备“云游”展馆,享受沉浸式体验。智慧展馆平台已实现人流监测、应急疏散模拟、能耗预警等功能,支撑高效运营。
1. 三维建模:从1:1复刻到“超脑”推演
:基于BIM和GIS技术,对展馆建筑、设施、地形进行毫米级还原。例如,江苏园博园通过3D可视化技术,精确渲染园区地貌,实现景区运行状态的实时把控。
地图数据的下载、转换、浏览、编辑(基于 AutoCAD),可使用GeoSaaS的相关工具
:结合AI算法,平台可模拟人流高峰、突发事件等场景。如支持消防预案演练和应急疏散推演,降低现网部署风险。
2. 数据中台:万物互联的“神经中枢”
:通过物联网设备(如摄像头、传感器)实时采集温度、能耗、人流密度等数据。重庆悦来国际会展城利用智能物联设备,实现场馆动态监控与安全预警。
:大数据分析预测客群偏好、设备故障趋势。可生成营收数据看板,辅助招商决策。
3. 虚实交互:沉浸式体验的“魔法钥匙”
:用户可通过PC或移动端360°自由探索展馆,如“园博超脑”系统支持水平360°、上下180°全景浏览,搭配真人语音讲解。
:成都天府农博主展馆的智慧平台,将数字建造、运维、运营数据打通,实现“规建管运”一体化。
4. 低碳运营:绿色展馆的“智慧大脑”
:实时监测空调、照明等设备能耗,自动调节至节能模式。悦来国际会展城通过数字孪生底座,打造低碳运营典范。
:“数字资产沉淀”理念,复用建模成果降低重复开发成本[9]。
案例1:进博会“机器人+数字孪生”新模式
2022年进博会上,国家会展中心引入无人配送、安防机器人,并融合视频孪生底座,打造了全球首个“群智机器人调度平台”。管理者通过虚实联动界面,实时掌握场馆人流、设备状态,实现高效运营。
案例2:天府农博园“全生命周期管理”
天府农博主展馆基于BIM+IoT技术,构建“数字建造-运维-运营”闭环。平台驾驶舱可实时查看施工进度、设备健康度,甚至预测展商需求,被誉为“会呼吸的展馆”。
数字孪生技术正推动展馆向“元宇宙”迈进:
:模块化设计支持展馆内容云端扩展,如UE5引擎打造的8K超清虚拟展厅,可随时新增展区。
:未来,展馆可能成为城市“会客厅”,联动交通、文旅数据,形成全域智慧生态。
:AI学习能力让平台持续优化运营策略,例如通过观众停留时长数据,自动调整展品布局。
智慧展馆数字孪生平台,不仅是技术的堆砌,更是对“人、场、物”关系的重构。它让展馆从静态建筑进化为“有温度、会思考”的生命体,为观众带来超越时空的体验,为管理者提供精准决策的工具。站在2025年的今天,我们可以断言:谁掌握了数字孪生,谁就握住了会展行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