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6号直奔月球!鹊桥二号准备就绪,为何不用鹊桥卫星通讯?
创始人
2024-05-24 15:46:31
0

原标题:嫦娥6号直奔月球!鹊桥二号准备就绪,为何不用鹊桥卫星通讯?

此时此刻,中国嫦娥6号探测器正在摆脱地球引力直奔月球,这意味着38.4万公里远的月球将再次迎来一个印有中国标记的人造物,嫦娥6号在经过多次轨道修正后,预计在5月7日左右切入环月轨道。

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二次上月球取土,取土数量将超过首次,2020年12月17日,嫦娥5号探测器成功带回1731克月球样品,这一次计划取土2000克,所以之此以后中国持有的月壤数量会增多。

嫦娥6号总重8.2吨,跟嫦娥5号系统组成相同,也由着陆器、上升器、返回器、轨道器四部分组成,每一个部分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在38.4万公里的奔月之旅中,轨道器的推进系统起到“变轨”、“增速”、“刹车”,“调整姿态”的作用,保证嫦娥6号进入绕月轨道和采土成功后返回地球。

当着陆月面程序启动后,嫦娥6号将会分离成两部分,轨道器与返回器留在100公里绕月轨道上,着陆器带着上升器着陆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机械臂开始取土,采用表取和钻取两种方式。

待取土结束后,上升器则启动推进系统,携带返回舱返回月球轨道,而着陆器永远留在月面,上升器将对接等待在100公里绕月轨道的轨道器,并将返回舱递给返回器,轨道器带着返回器返回地球。

以上就是嫦娥6号取土的大概过程,跟嫦娥5号取土过程相似,不同的是,嫦娥5号着陆器着陆在月球正面风暴洋北部的吕姆克山脉上,而嫦娥6号将去月球背面取土,月球背面南极地区艾特肯盆地。

去神秘的月球背面取土,这还是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不论是美国还是前苏联,都只在月球正面成功取土,从未去过月球背面,因为这里存在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无法实现通讯。

月球被地球潮汐力锁定,自转和公转一致,月球背面永远是背面,受月球本身的阻挡,导致地球无法直接与月球背面的设备通讯,但是我国鹊桥中继卫星完美解决了月背通讯的难题。

为了完成嫦娥6号任务,我国在今年3月成功发射了鹊桥二号中继卫星,现在鹊桥二号早已准备就绪,等待嫦娥6号的到来,问题来了,鹊桥中继卫星还在服役,为何嫦娥6号任务不用鹊桥中继卫星呢?

鹊桥中继卫星运行在拉格朗日L2,信号覆盖月球背面,让月背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的嫦娥4号与玉兔2号完成与地球的通讯,但是鹊桥中继卫星设计寿命仅5年。

鹊桥中继卫星于2018年5月21日发射,现在已经正常运行6年,属于超期服役状态,所剩的燃料已经不多了,随时都有可能结束任务,况且,鹊桥星还在继续执行嫦娥4号与玉兔2号的通讯任务。

嫦娥6号不仅仅上月球取土返回,还携带了多个国家的重要载荷,会长时间对月面展开探测,可能需要3个月的时间,可能需要1年的时间,所以,嫦娥6号对通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很显然,鹊桥中继卫星无法满足嫦娥6号通讯任务,需要一枚新的中继卫星,鹊桥二号中继卫星就是专门为了嫦娥6号任务通讯而设计出来的。

鹊桥二号中继卫星设计寿命为8年,是鹊桥中继卫星的升级版,通讯功能比鹊桥星更强大,今年4月,鹊桥二号完成与嫦娥4号和嫦娥6号的测试工作,意味着鹊桥二号中继卫星能满足嫦娥6号通讯要求。

接下来几天,我们就静心观看嫦娥6号和鹊桥二号的表现,它们定能完成上月球背面取土的任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怡合达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怡合达(301029)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
苏州台祥机电取得新型升降式滚筒... 金融界2025年5月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苏州台祥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新型...
“名额5分钟抢完”,一场花费可... 中新经纬5月2日电 (王玉玲)“去年我同学报名 凯乐石环四姑娘山超级越野跑时,(报名通道开放后)半个...
鼓膜最薄只有0.1mm,一不小... 五一假期来临 正是外出踏青的好时节 大家去哪儿嗨皮? 不过关键点再强调一下 安全第一!!! ...
翔宇医疗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翔宇医疗(688626)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秀山县各级团组织开展“五四”青... 弘扬五四精神 勇当时代先锋 “五四”青年主题系列活动 为纪念五四运动106周年,弘扬“爱国、进步、...
瑞安航空CEO:如果波音涨价,... 据路透社5月1日报道,总部设在爱尔兰的瑞安航空首席执行官迈克尔·奥利里 (Michael O'Lea...
先导智能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先导智能(300450)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人民日报:上海“模速空间”何以... 刘益东在介绍企业情况。本报记者 田泓 摄 “模速空间”展厅内的产品。本报记者 谢雨 摄 “模速...
矿井深处“脱胎换骨” 智能技术... 矿井深处“脱胎换骨” 智能技术助力“黑色能源”变“绿色动能”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稳妥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