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湾的晨雾中,一座钢铁巨人正拔节生长。作为深圳市工务署BIM结算试点项目,面对17万吨钢结构施工重担与数字化管理转型的双重挑战,中铁建工集团华南有限公司新皇岗口岸联检大楼I标段项目青年突击队以“党建领航、科技攻坚、创新增效”为行动纲领,划分9个“薪火责任区”,推行“深谋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示范争创、严管争进”的“五争”机制,在深港融合的最前沿,奏响属于时代的“钢铁协奏曲”。
▲钢铁巨人航拍
科技赋能
钢结构森林的精密生长
当BIM技术遇见超大型钢结构,碰撞出的是智慧建造的璀璨火花。项目团队以三维建模为笔,在虚拟空间勾勒出10万吨钢结构的雄浑骨架。Tekla Structures软件化身“钢铁裁缝”,将每根斜钢柱的弧度精确到毫米级,为H2800×1200的超大截面钢梁量身定制焊接方案。爬臂式机器人与便携式轨道机器人组成“钢铁缝纫机矩阵”,在钢骨森林中穿梭作业,将焊缝误差控制在发丝之间。
▲【钢结构森林的精密生长】内支撑3D打印模型
▲【钢结构森林的精密生长】内支撑拆换撑工序模拟
基坑施工上演着“数字魔术”。BIM+3D打印技术1:1还原地下迷宫,支撑结构的数字孪生体在工程师的指尖旋转,拆撑工序预演让风险无处遁形。有限元分析化身“结构医师”,为超大截面H型钢梁开具“健康处方”,优化组立胎架与焊接工艺,让钢铁巨龙在数据滋养中完美成型。
▲【钢结构森林的精密生长】爬壁式焊接机器人
▲【钢结构森林的精密生长】Tekla钢构整体模型
创新驱动
智慧工地的价值密码
作为BIM结算试点项目的拓荒者,青年突击队在无经验可循的荒原上开辟新径。国产化算量平台在指尖绽放算力之花,1900余项清单项的对比分析中,隐藏的创效密码被逐一破译。混凝土用量优化、钢管长度精准计算,数字魔方转动间,效益溪流汇聚成河。
▲【智慧工地的价值密码】溜管模型策划布置效果图
▲【智慧工地的价值密码】BIM算量模型构件信息统计
施工工艺创新如春风化雨。抗浮锚杆方案的革新让30天工期化作“时光加速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采用“溜管+双泵”组合拳,1.95万立方米的混凝土洪流在72小时内驯服。这些微创新如同齿轮间的润滑剂,让施工机械运转得更加铿锵有力。
▲【智慧工地的价值密码】施工现场溜管安装完成效果
铁军锻造
红色信仰的炽热光芒
“思想引领+科技赋能+文化筑基”的三维锻造模式,淬炼出青年铁军的钢铁意志。安全微课堂化作“移动讲台”,隐患二维码成为“数字哨兵”,“四队一制”网格编织出安全防护网。应急演练的警报声中,安全标兵在浓烟里逆行;技能比武的焊花飞溅处,工匠精神在钢板上绽放。
▲【红色信仰的炽热光芒】安全微课堂化作“移动讲台”
在团队建设方面,项目以“薪火责任区”为载体,推行“五争”机制,激励青年骨干在深谋、敢为、实干、示范、严管等方面争优争先。通过精准预控施工风险、精密协同工序穿插、精益优化资源配置,团队不断提升施工管理水平,为项目高质量推进提供坚实保障。9大责任区如同9颗火种,在工地上燃起燎原之势,将个人智慧熔铸成团队合力,让青春热血化作质量丰碑。
珠江潮涌千帆竞,铁军鏖战正当时。当新皇岗口岸联检大楼点亮湾区夜空,这里每一根钢梁都烙着青春的印记,每一块砖瓦都藏着奋斗的故事。未来,项目团队将继续以“擎旗破浪立潮头,匠心筑梦启新篇”为使命,充分发挥青年骨干的智慧和力量,为深圳城市建设贡献更多精品工程,为高质量发展书写更多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