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吴吉
大坝也需要体检?近日,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以下简称“深职大”)“蔚蓝巡检”团队研发的涉水构筑物安全检测系统成功通过实战检测。深职大师生化身“大坝医生”,使用自主研发的系统工具,能及时检测出形变、沉降、裂缝等主要水下构筑物病害,为大坝、桥梁等涉水构筑物的健康保驾护航。
在大坝检测过程中,卫星给水下机器人提供精确位置参照,借助声呐差分定位仪和惯性导航仪使得水下机器人能准确到达大坝检测点,水下机器人主要负责水下的大坝病害检测,无人机则进行水上大坝病害诊断分析,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全面为大坝做细致的体检。
深职大“蔚蓝巡检”项目团队自2023年10月起,针对涉水构筑物检测的难题,开启了一段创新研发之旅。经过近一年半的努力,团队于2025年5月成功研发出一套先进的涉水构筑物安全检测系统,并在海博会展出。
该系统融合了卫星定位、水下声呐差分定位仪、三维激光扫描、CMOS型相机、无人机、双目深度相机和惯性导航等多种先进技术,能够实现水下构筑物的高精度、高效率检测,为涉水构筑物的安全检测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在研发过程中,团队也遇到了诸多挑战。例如,在大坝遮挡的环境中,无人机的定位不够准确。这是因为大坝会挡住卫星信号,让无人机找不到方向。这时,指导老师提出:结合多传感器融合视觉定位的方法,通过结合无人机自身IMU、GPS数据,以及在大坝上设置一些特殊的靶标(就像地图上的标记点),让无人机通过这些靶标来反向定位自己。这样一来,无人机即使在信号不好的地方,也能准确知道自己在哪里。
在老师的指导下,团队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最终成功研发出了这套先进的检测系统。这个项目整合了传统的水上水下分离病害检测,实现多源数据融合,不仅展示了深职大师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实力,也为涉水构筑物检测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
(图片由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