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武汉5月15日电 (记者周倩文)5月14日,以“教育发展与变革:智能时代”为主题的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湖北武汉开幕。来自全球的教育部门官员、国际组织负责人、大中小学师生代表、科技企业代表及专家学者齐聚江城,共同探讨数字教育未来路径,响应联合国全球教育变革倡议。
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周倩文摄
开幕式现场,进行了未来课堂、未来学校和未来教师展示。这是一种通过智能技术将“师—生—机”三者有机融合、协同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23个国家和地区的90余名师生走进“未来课堂”,通过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及教育软件等前沿技术,演示了全球领先的数字教育应用场景,展现科技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成果。
未来课堂展示。人民网记者 周倩文摄
本次大会为期三天,设置开幕式、全体会议、平行会议及闭幕式四大环节。10场平行会议聚焦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终身学习、教师发展及国际人工智能教育合作等领域,覆盖教育全链条转型议题。
同期举办的全球教育数字化成果展以“智能无界·教育共生”为主题,设置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六大展区,展示50余项创新应用。湖北“楚课联盟”“荆楚学习广场”等平台吸引广泛关注,武汉大学“AI手术室”、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孪生校园”等案例展现数字技术深度融入教学场景。与会嘉宾还实地观摩武汉四所学校,体验“AI火星车救援挑战”“智能皮影”等20个沉浸式项目,感受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的实践成效。
在武汉经开区神龙小学《AI火星车救援挑战》项目式课堂中,六年级学生化身“未来工程师”,通过VR设备沉浸式感知火星沙暴、峡谷等地貌,在AI探测分析师辅助下获取环境数据,并在“材料车间”选配防辐射外壳、耐低温轴承等配件,3D打印定制化车标。学生们与AI精工制作师协作生成三维流程图,在组装车间完成火星车拼装与编程,实现远程遥控、机械臂救援等功能。自制火星沙盘测试环节中,车辆穿越模拟陨石坑、攀爬陡坡完成“被困宇航员”救援,实时数据同步记录避障效率、抓取精度等参数。
课后,学生与AI智能升级师深度对话,学习自动驾驶巡线、避障原理,迭代优化车体结构。该校负责人表示,课程将STEAM理念与AI技术深度融合,已孵化出12项青少年科创成果,相关案例入选教育部“数字教育创新实践案例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