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可以消费一时,网友买不买账,其能否在这个赛道继续走远,终究得靠个人的水平、努力与突破
近日,央视前知名儿童节目主持人金龟子刘纯燕与女儿王逸宸一起直播,引发关注。
据报道,针对网友质疑王逸宸是在蹭妈妈金龟子流量,王逸宸在直播中回应称:“我妈这么努力一辈子,不就是为了让我蹭吗?那我努力一辈子,不就是为了让我儿子蹭吗?咱们要做强大的父母,为孩子创造美好的未来。而不是看着别人的妈妈对别人好,说你怎么怎么着,那您没有看到我其实也很努力。”这一回应迅速登上热搜。
有人认为王逸宸没有说错,哪个家庭不是想方设法为儿女铺路?哪个年轻人不希望得到父母的托举?但也有人反感她的论调,明明就是拼爹拼妈,怎么还拼出优越感了?
同样是获得家庭资源,争议的双方使用了不同的词:一方是托举,一方则是拼妈。探其根源,这两个词的背后其实是不同的社会维度:托举是对家庭传承的期待,而拼妈则体现着对资源固化的担忧。
托举意味着父母用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去支持孩子的成长。事实上,无论古今中外,家庭传承都是一种必然。不仅普通家庭的父母会对子女倾注一切,即使是一些天才人物,也需要获得家庭资源的滋养。在传统观念里,父母对子女的支持更是持续性的,并不会随子女成年而停止,甚至在子女成家立业之后,父母依然会出钱出力尽力照拂。
但要注意的是,托举这个词的另一面却是拼爹拼妈。人们反感拼爹拼妈,实则是对代际传递带来的资源固化感到不安和焦虑。更恶劣、更极端的是,有些人因为父母的名气、权力或社会资源,轻松获得了不该得到的机会和待遇。在此背景下,王逸宸的“拼妈”言论自然会让人产生不好的联想。
特别是在流量经济时代,流量常常受名人效应加持,与个人努力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模糊,王逸宸的母亲刘纯燕是80后、90后集体记忆中的“金龟子”,其借助母亲流量起号或吸引关注,难免让网友质疑。
客观而言,和众多“星二代”一样,名人的子女获益于父母的光环本来无可厚非。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网友没有感受到他们的个人价值和个人魅力,没有看到他们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将之评价为“蹭流量”也实属正常。
但流量终究是动态的,名人效应为她提供了一个远高于他人的起点,却并不意味着她可以躺赢一切。网红经济时代,直播带货的竞争并非轻而易举,在任何情怀、人设等特别滤镜的加持下,能持续吸引用户喜爱的终究还是带货的质量。换言之,情怀可以消费一时,网友买不买账,其能否在这个赛道继续走远,终究得靠其个人的水平、努力与突破。这一点,从娱乐圈到商界,我们都看到过无数类似的案例。
也因此,不必简单地将托举与拼妈混为一谈。当然有这样的争议也并非坏事,期待所有人能理解,当社会流动性变弱,会让没有背景的人失去努力拼搏的动力,也会让整个社会失去活力,所以,真正能托举孩子的,是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让个人奋斗成为成功最亮眼的底色。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马青
编辑 汪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