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雷霆在关键的第四战中击败了掘金扳平大比分,但亚历山大19中8拿到25分的表现仍然无法与常规赛大杀四方的他相提并论,那么雷霆的新王亚历山大为什么在季后赛就出现大幅度的下滑呢?本期栏目将通过深度数据分析带你了解了解。
季后赛期间亚历山大场均贡献27.6分位于联盟第六,两项命中率分别为43.6%与23.4%,这样的表现虽然仍然属于联盟的顶尖得分手但相比于他的常规赛场均32.7分、51.9%与37.5%的两项命中率可谓是下滑了太多,而且雷霆两轮季后赛面对的对手分别是灰熊与掘金,这两支球队实际上并不算整体防守效率也就是每百回合失分最少的队伍,因此季后赛得分能力下降的亚历山大也受到了不少的质疑,那么亚历山大究竟为什么出现这样的下滑呢?真的只是打硬仗就不给力吗?
从三分线外的进攻来看,亚历山大季后赛的得分受助攻率对比常规赛出现了不少的下降,这意味着到了季后赛亚历山大接队友传球的三分得分更少,当然这也许不是队友到了季后赛不给他传球:
从出手占比来看,亚历山大季后赛的接球不运球就出手的三分依然有16.7%,对比常规赛的接球不运球的三分出手占比17.5%并无太大变化,但7次以上的运球三分出手相对更高,这意味着亚历山大其实还是以自主持球运球找到节奏完成三分出手为主,出手方式没有太多改变。
但不同的是,季后赛的亚历山大命中率出现了很大的改变,他0-2次运球后的三分出手命中率为0可以说一球未中,要知道亚历山大本身就是一名需要长时间控球找到进攻节奏的球员,在常规赛的他也可以尝试充当无球射手的角色,但到了季后赛他的三分球被腰斩,本就不稳定的接球投篮出现了断崖式下降,这严重影响到了他整体的三分出手情况。
三分线内的亚历山大是他最擅长的区域,但季后赛的运球出手命中率对比常规赛均迎来不同程度的缩水,3-6次运球后的命中率跌破了50%大关,而会出现这样变化不仅仅是他个人竞技状态的影响,对手的防守策略成为了关键。
常规赛的亚历山大在三分线内出手时,面对不同的防守距离会出现不同的命中率,特别是防守者距离自己2英尺内的贴身防守,他的命中率下降到了43.8%,因此亚历山大的进攻方式其实是依靠持球运球对抗等技术稍微拉开出手空间,这样既更容易造成对手犯规,也能令他达到最佳的效率;
但在季后赛判罚尺度更加宽松鼓励对抗,对手显然更加针对这一特点增强对抗令他的出手无法像常规赛那样舒服,季后赛的亚历山大面对的防守距离越远那么他的命中率就越高,面对2英尺内的防守时命中率下降到了28.6%,判罚尺度的改变与对手对抗强度更高令他的单打不再像之前那样稳定。
从亚历山大季后赛面对各个对手的出手情况来看,贝恩、小贾伦、阿尔达马以及掘金的威少令他的命中率更低,面对布劳恩、小皮蓬、约基奇与穆雷相对命中率更高,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亚历山大的得分更容易被哪种类型的球员所影响:
当面对移动较慢或者对抗能力稍差的对手时,亚历山大能有更高的终结成功率;当面对移动灵活并且身体对抗较强的对手时,他的终结成功率相对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