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百度地图在导航界面直接植入“车道级广告”,引发较大争议。不得不说,广告商挑选的广告场景非常具有精准度,开车时是容易出现“累了困了”状态的,饮用提神饮料也自然是强需求。但“它强归它强”,这样的广告设置是否合适呢?
对此,有网友担心分散司机注意力,影响安全。也有网友表示,看导航的同时已经分散注意力了,植不植入无所谓,只要免费就行。
事实上,天下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免费应用的背后,其实都是用户出让了自己的注意力、潜在消费机会、行为数据乃至个人信息。这也是为什么,地图软件上的附加功能越来越多,比如可以订酒店、打车、买车票、乃至购买景区套餐等等。
说白了,地图运营商主要赚的是B端的钱,普遍对C端个人用户不收费。如今广大用户已经习惯了免费地图,如果B端收入无法维持持久、稳定的盈利,也就难以为继。
另外,导航软件也有自身的特殊性。因为用户使用导航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路况和路线上,传统互联网的广告模式如开屏广告、信息流广告等,在导航场景中的效果并不理想。这也是为何百度要将广告直接植入导航核心界面——车道,如此就能确保广告强制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