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新闻记者 吴兆刚)“现在,我们手里的所有资源都能分层级、分类别开展资源监视。”5月9日,在宿迁运河港配售电有限公司,虚拟电厂运营中心副主任陆昊指着智慧运营管理系统大屏上的信息说,自4月27日虚拟电厂投运后,工作人员通过系统就可以对用电情况进行实时调度,这也是江苏首个正式投运的增量配网虚拟电厂。
在新能源发展迅速的今天,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的波动、间歇、不确定性,让发电利用效率更加不可调控。面对越来越复杂的供需动态,虚拟电厂应运而生,它通过把分布式光伏、储能、电动汽车、工商业负荷等电力资源组织起来,实现实时监控、灵活调度和经济激励的闭环运营。
“虚拟电厂的形式可以让发电收益更加稳定,我们也对未来更大规模参与交易抱有信心。”某新能源企业综合能源室主管蔡猛告诉记者,由于他们企业的资源规模比传统电厂小很多,所以之前一直担心建成后的收益,但虚拟电厂的投运,给他们吃了定心丸。
宿迁运河港配售电有限公司是国家首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示范单位。作为江苏首个以增量配电网公司为主体建设并成功注册的虚拟电厂,其诞生源于迫切的现实需求。国网宿迁供电公司数据显示,近3年来,宿迁新能源装机年均增速达28%。传统“大机组+电网”模式难以适应其间歇性和不可控性,亟需灵活调节资源来平抑波动。宿迁运河港配售电有限公司虚拟电厂聚合的用户,可以通过削峰填谷、需求响应等方式获取收益,还能登录虚拟电厂智慧运营管理系统,实时查看负荷情况。接入虚拟电厂后,宿迁多个储能项目能实时监测负荷及储能设备状态,精准调节电网电压与频率,改善电能质量,保障用电设备稳定运行,供电可靠性提升至99.999%。
大亚木业(江苏)有限公司电器主管张利铭告诉记者,以前企业对详细用电情况没有什么概念,自从接入虚拟电厂之后,生产上的用电负荷和数据都能直观地看到。“以后,我们可以根据实际用电需求,适当调整生产赚取一定的效益。”张利铭说。
截至目前,宿迁运河港配售电有限公司虚拟电厂已接入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并经宿迁市电力负荷管理中心能力检测,聚合用户203户,聚合资源232个,累计引导189家工业企业参与需求侧管理,20家工业企业参与辅助服务。
以前由于受技术条件限制,参与电力交易的过程繁琐又耗时。“现在全流程基本可以在线上完成,效率得到显著提升。”陆昊说,接下来,公司还将继续拓展各类资源,助力当地电力保供与新能源消纳,推动绿色经济与能源系统协同发展,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和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