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背景下,提振消费的战略性意义越发突显。
5月7日,省政府官方网站发布《广东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实施居民就业增收促进行动、居民保障支持行动、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大宗消费更新升级行动、消费品质提升行动、消费环境改善提升行动、限制措施清理优化行动等七大行动。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各项重点任务之首。今年3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对提振消费进行全面部署。
经济第一大省同时也是消费大省的广东,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文旅消费持续火爆。省文旅厅数据显示,5月1日—5日,全省接待游客4608.2万人次,同比增长18.7%;实现旅游收入295亿元,同比增长20.3%。
提振消费,关键是让百姓能赚钱、敢花钱。这是一盘棋,一头连着宏观经济,一头连着民生烟火气,环环相扣,最终绘就的是千家万户的美好生活。
●南方日报记者 宾红霞
新消费场景创造新需求
广东是消费大省,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占全国10%。《方案》从需求、供给和消费环境三个方面提出八个部分31条政策举措,主要包括七大行动。
其中,需求端包括城乡居民就业增收促进和居民保障支持两大行动,聚焦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平稳增长、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清理拖欠企业账款,提升居民消费能力,着力加大生育养育、教育、医疗养老、重点群体保障力度,增强居民消费意愿。
供给端包括服务消费提质惠民、大宗消费更新升级和消费品质提升三大行动,通过加大“一老一小”服务供给,促进餐饮、家政、文旅体融合和入境消费,扩大深化服务业开放,进一步释放服务消费潜力;通过加力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满足住房消费需求、拓展汽车消费场景,扩大传统消费规模;通过提升品牌影响力、加快发展新型消费、提高内外贸一体化水平,推动消费提质升级。
外部环境端包括消费环境改善提升和限制措施清理优化两大行动,围绕保障居民休息休假时间、优化消费环境、加强城乡消费设施建设、有序减少消费限制和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全力营造安全可靠、让人放心的消费氛围。
不难发现,这些举措和3月16日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一脉相承,更结合了我省实际把国家方案中的政策进行细化分解,和产业基础紧密结合,主打一个“新”。
挖掘消费潜力,要从供给端发力。例如《方案》提出,大力推进“人工智能+消费”,推动自动驾驶、智能穿戴、超高清视频、脑机接口、增材制造等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与应用推广。
今年“五一”假期,广东就推出“AI赋能,大‘集’大利”系列活动。截至5月5日,活动已在核心商圈和景区举办42场,吸引209家企业参与,展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最新应用场景,累计吸引超210万人次参观,拉动消费超1.5亿元。
新技术带来了新产品,进一步满足了消费者提升生活品质的需求。消费者愿意为了新产品买单,也进一步拉动消费,为企业生产注入新的活力,形成消费和生产之间的良好互动。
“以旧换新”依然是重点发力方向。《方案》提出,支持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电脑、热水器、家用灶具、吸油烟机、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等12类家电产品以旧换新。实施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3类数码产品购新补贴。省商务厅数据显示,今年1—3月,全省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销售额690亿元,拉动效应可见一斑。
稳就业促增收是首位
如何促消费,首先是要让大家有钱花。《方案》将实施居民就业增收促进行动放在首位,提出要推动工资性收入合理平稳增长、拓展财产性收入、积极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加快加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等具体举措。
其中,提出要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来粤就业创业。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2025年培训超78万人次,促进技能人才就业增收。2025年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以上。
促进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也要针对性减轻居民各类支出负担和加强公共服务保障,做好兜底工作。《方案》提出,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力度,2025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儿科服务的比例达到90%以上;加强教育服务供给,打造150个以上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牵头的幼儿园共同体;提升医疗养老保障水平,2025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率超过40%;强化重点群体基本生活保障,2025年农村低保标准不低于城镇标准的77%等具体举措。
有了钱,钱要花在什么地方?从文件可以发现,服务消费是提振消费的重点发力方向。《方案》提出,要加大“一老一小”服务供给、擦亮“食在广东”金字招牌、扩大文旅体融合消费、积极促进入境消费、深化服务业对外开放等。
为什么是服务消费?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服务消费持续扩大,文娱旅游消费备受青睐。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0%,增速比商品零售额快0.4个百分点。
结合湾区特色,《方案》将国家方案中关于促进生活服务消费的内容拆分为擦亮“食在广东”金字招牌、促进“南粤家政”提质扩容等,在文体旅游消费方面,提出要推动大湾区旅游线路“一程多站”、吸引港澳居民来粤消费等措施,还增加推动全屋智能、适老化改造等多元场景落地、规范发展“医美”消费、加快培育低空和邮轮游艇消费等新型消费相关内容。
因着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广东入境消费火热。《方案》提出,要持续提升通关便利化和服务保障水平,吸引港澳居民来粤消费。
《方案》还提出,要加快推进广州、深圳市内免税店试点建设,在具备条件的口岸增设免税店,在大型商圈、商业综合体设立离境退税服务点,推动更多优质商户成为离境退税商店,推广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以广州为例,4月15日广交会开幕的11天内,广州离境退税日均开单量创历史新高,较去年同期增加1.68倍。
消费成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
关税战背景下,为何提振消费的战略性意义越发突显?
首先,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2024年,我国消费市场实现总体平稳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5%;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4.5%,继续发挥经济发展第一拉动力作用。
今年一季度,我国社零总额12.47万亿元,同比增长4.6%。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长5.2%;最终消费支出拉动GDP增长2.8个百分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巩固。
美国滥施关税之后,面对全球贸易环境的不稳定,我国外贸经济受影响,国内市场就变得尤为重要。广阔的内需市场正成为外贸企业的坚强后盾。
《方案》提出,要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支持外贸企业打造内销品牌。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国内市场的缓冲空间广阔。我国拥有14亿人口规模和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对应着全球最庞大的市场规模和消费潜力。正如商务部此前所言,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不断释放,稳经济、稳外贸政策接续发力,中国外贸有信心、有底气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统计显示,广东省有1.27亿常住人口,而实时在粤人口已达1.5亿人。不断聚合的人气、持续接力的政策红利,必将推动广东消费更上一层楼,汇聚出一个更有底气前行的经济第一大省。
南方日报记者 宾红霞
统筹:吴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