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办的手机卡莫名其妙地收到陌生人的快递信息或消费记录、一天接到数十个催款电话、注册微博/微信/论坛等互联网ID的时候被告知该手机号已注册……遇到这类问题,可能是你买到了二手手机号。
周知,手机号码资源有限,而手机用户是不断增长的。为了提高号码资源利用效率,国家规定可以对号码回收再启用。手机号码如果3个月不使用、缴费,就会自动注销,经过90天以上的冻结期后,就可重新进入选号系统启用。
但是,在号码重新投入使用前,运营商只能消除自己定制的增值业务,对于手机号绑定的第三方网站注册信息没有权限进行变动。
尽管一些大平台提供了注销服务,但因注销条件苛刻或比较隐蔽,会影响原手机号主的注销热情;同时因当今互联网平台过多,诸多用户已经不记得绑定了多少个App和互联网账户。
无论是运营商还是互联网平台,各种条款限制下,买到二手手机号的号主或遭受诸多烦恼,如前文提及的收到本该属于原号主的信息、无法正常注册使用互联网账户等。
而原号主也可能遇到大麻烦,若没有及时将手机号与社交App、银行卡等解绑,或面临个人隐私遭泄露、资金被盗刷等风险。
针对“二次放号”引发的隐私泄露风险,工信部牵头,联合国内运营商以及互联网企业,推出了手机号码授权一键取消功能,可一键解绑历史互联网账号,建议近年来换过手机号码的都关注一下。
操作指南如下:
·中国电信: 中国电信App——查询办理——全部——生活服务——便民——二次号码焕新。
·中国移动:中国移动App——首页搜索“解绑服务”—— 进入“二次号码焕新”入口。
·中国联通:中国联通APP——首页搜索“二次号码焕新”——进入“二次号码焕新”入口。
用户通过运营商App提交解绑申请后(需身份验证),5天内即可解除该号码此前绑定的互联网账号,结果可通过App或短信查询。
这项服务针对的是号码为原号主注销后重新投入使用的情况,也就是解绑原号主绑定过的应用。在联通App的相关服务协议里已写明:
开户时间早于注册时间的,属于正常注册,互联网企业不作解绑,并将处理结果反馈至码号服务平台。
开户时间晚于注册时间的,互联网企业解绑号码注册信息、允许该手机号码注册新账户,并将处理结果反馈至码号服务平台。
通过界面截图可知,目前该服务已支持 200+ 主流App,涵盖了社交、支付、出行、影视、音乐、购物、游戏等类别,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会高频使用的互联网场景均在内,比如微信、淘宝、美团、抖音、小红书、爱奇艺等各类应用。相比之前的“一证通查”,支持解绑的互联网应用更全面,解绑操作也更简单。
一证通查界面
至于部分尚未接入的小众平台,需用户手动添加解绑。
如果你近期更换了手机号,或遭遇了前文提及的种种情况,不妨打开手机运营商的 APP,尝试使用二次号码焕新功能。
建议大家在操作时需仔细确认,切误将当前绑定的应用勾选解绑,这可能导致账号丢失。
按照工信部要求,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在用户开户、过户、注销手机号码及使用手机号码注册绑定互联网应用账号时,应提醒用户主动管理手机号码与互联网应用的绑定关系。
同时,互联网企业应提供多种注册登录方式,防范仅以手机号码作为用户标识存在的风险,支持已注销的号码用户通过其他方式登录使用互联网服务,确保当前用户无法登录到已经注销号码用户的账号服务里。
手机号注销后终于可以一键解绑互联网账号了,对于广大用户而言这是好事,应大力推广。目前,工信部正在推动更多常用互联网应用抓紧接入。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运营商应在号码重新投放前主动清理绑定关系,而非依赖用户自行操作。实名信息变换后,运营商有必要保证人号仍相符。
对此你怎么看?你还遇到过哪些“前任机主遗留问题”?
编辑: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