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几年,锂电池、钠电池、固态电池等先进电池及储能均成为发展异常迅猛的战略新兴产业。 先进电池及储能产业大量用到各种胶粘材料,必将带动胶粘剂、胶粘带、胶膜等材料高速发展! 粘接资讯近期将重点关注并报道国际国内先进电池和储能行业的重磅动态新闻,积极推动国内电池和储能用胶的发展。
在全球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全固态电池作为极具潜力的下一代电池技术,正成为各大企业竞相角逐的战略高地。截至 2025 年 5 月,宁德时代、赣锋锂业等 10 家头部企业在该领域已取得一系列令人瞩目的进展,为产业的未来发展勾勒出清晰的蓝图。
01
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凭借硫化物 + 卤化物复合电解质体系,成功实现能量密度突破 500Wh/kg 的重大跨越,其凝聚态半固态电池已实现量产,展现出强大的技术实力。公司不仅建成全固态电池中试线,还计划于 2027 年实现小规模量产,并为理想 MEGA 车型提供配套,助力其续航里程达到 1080km。此外,宁德时代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硫化物电解质,并与丰田成立合资公司,共同探索混动系统固态电池方案,为技术的持续创新注入强大动力。
02
赣锋锂业
赣锋锂业采用氧化物 / 硫化物 / 聚合物三路线并行的发展策略,其第三代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到 420Wh/kg,并顺利通过 200℃热箱测试,性能表现十分优异。在产能布局方面,公司位于重庆的 10GWh 固态电池基地已正式投产,为东风岚图车型提供稳定的电池供应。同时,赣锋锂业积极拓展业务领域,在无人机 /eVTOL 领域开展合作,致力于开发低空经济解决方案。通过控股辉能科技,赣锋锂业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硫化物电解质百吨级量产的企业,预计 2025 年固态电解质营收将超过 20 亿元,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03
国轩高科
国轩高科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 “金石电池” 能量密度达到 360Wh/kg,并成功通过 200℃极端安全测试,充分彰显了其卓越的安全性能。公司计划于 2025 年启动装车验证工作,并已获得大众汽车 MEB + 平台技术认证,为产品的市场化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国轩高科通过开发 “原位固化” 工艺,有效降低了界面阻抗,使其降至 10Ω・cm 以下,进一步提升了电池的整体性能。
04
比亚迪
比亚迪的刀片固态电池采用 “超级磷铁” 体系,体积能量密度高达 600Wh/L,较传统刀片电池提升了 40%,实现了能量密度的大幅跃升。在产能规划方面,公司位于西安的 30GWh 固态电池基地计划于 2026 年建成,目标是为百万辆级车型提供配套服务,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拓展能力。在技术研发上,比亚迪采用氧化物 / 硫化物双路线并行的策略,并已启动重庆试产线,为技术的持续突破和产品的快速迭代提供了有力保障。
05
清陶能源
清陶能源的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到 360Wh/kg,搭载该电池的智己 L6 支持准 900V 超快充,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充电体验。公司计划在 2025 年将产能扩充至 10GWh 以上,为多家主流车企的高端车型提供稳定的电池供应。清陶能源的硫化物电解质体系与现有产线高度适配,在产业化进程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为推动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应用发挥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06
孚能科技
孚能科技的第三代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到 400Wh/kg,支持 10 分钟快充,续航里程可达 1000km,在快充和续航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公司通过采用 “干法电极 + 纳米涂层” 技术,成功降低界面阻抗 80%,循环寿命达到 1200 次,显著提升了电池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在客户合作方面,孚能科技位于广州的基地将为吉利极氪 001 高配版提供配套服务,并计划于 2025 年实现小批量生产,进一步拓展了市场份额。
07
鹏辉能源
鹏辉能源的氧化物固态电池成本仅比液态电池高 15%,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并已在常州实现量产线落地。该电池在 - 20℃的低温环境下,放电保持率仍能达到 92%,展现出优异的低温性能,十分适配五菱缤果等 A00 级车型。此外,鹏辉能源还在同步开发能量密度为 400Wh/kg 的高镍正极体系,计划于 2027 年切入高端市场,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08
三祥新材
三祥新材作为全球最大的锆基固态电解质供应商,市场占有率超过 30%,在核心材料领域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公司通过采用 “液相烧结” 工艺,成功将 LLZO 粉体成本降至 35 万元 / 吨,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三祥新材与清陶能源签订了为期 3 年的供货协议,为其 10GWh 产能需求提供坚实的原料保障,进一步巩固了双方的合作关系。
09
上海洗霸
上海洗霸是国内唯一实现 LLZO 氧化物电解质吨级量产的企业,良品率高达 98%,在量产能力方面表现卓越。公司开发的 “三明治” 结构干法电极,使设备投资强度较湿法降低 40%,有效节约了生产成本。在客户合作方面,上海洗霸为比亚迪刀片固态电池项目提供配套服务,其成本较硫化物路线低 40%,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
10
当升科技
当升科技通过开发低阻抗正极 - 硫化物电解质复合体系,成功实现循环寿命超 2500 次的优异成绩,在材料创新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公司已通过三星 SDI 认证,其产品可适配氧化物 / 硫化物双体系,展现出良好的兼容性。在市场表现方面,当升科技 2024 年海外业务毛利率达到 42%,出口额同比增长 185%,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目前,全固态电池整体处于装车验证阶段,头部企业普遍规划在 2027 年前后实现规模化量产,标志着产业即将迈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在技术路线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的显著特征。中国企业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在氧化物和硫化物体系均实现了同步突破;日韩企业则聚焦硫化物路线,力求在该领域深耕细作,取得领先优势;欧美企业则采取多技术并行发展的策略,积极探索不同技术路线的发展潜力。随着各大企业在技术研发、产能布局和市场拓展等方面的持续发力,全固态电池产业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为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推动行业迈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来源:电池关键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