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云创数据(835305.BJ)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以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去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40.08万元,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83.34万元。
近期云创数据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并可能面临退市风险警示,就此云创数据也发布提示性公告。
根据公告,云创数据董事会表示,将督促管理层尽快核实相关情况,积极开展与相关人员的沟通工作,督促其积极配合会计师的审计工作,争取尽快完成整改以消除影响。
从此,公司也将加强管理层、主要相关人员对相关法律《企业会计准则》《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相关财务、会计等内容的培训,提升相关人员专业能力和财务管理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基础会计核算水平与财务报告编制质量,提升合规意识。
资料显示,云创数据是一家处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的大数据存储和智能处理产品及服务提供商,聚焦算法和模型,从“感知—存储—智能处理”为政府、教育、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行业提供科技含量高、实用性强的大数据存储与智能处理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
近年来,伴随大模型技术的快速发展,AI正在各行各业加速落地,数据企业也迎来了新的机遇。
2024年12月,国家数据局等部门发布《关于促进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指出围绕数据采集汇聚、计算存储、流通交易、开发利用和安全治理,培育壮大数据企业。支持企业面向人工智能发展,开发高质量数据集。打造一批示范带动性强的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深化“人工智能+”应用赋能千行百业。
顺应市场趋势,云创数据的主要产品和技术也更加聚焦于人工智能领域。报告期内,公司面临相当的经营压力,努力保持现有的业务市场,并将推进基于大模型技术的各类应用场景落地,不断优化业务结构,积极储备技术力量、洞察市场趋势,为未来的发展积聚力量。
根据财报,去年云创数据的研发支出金额为3708.72万元,占营收比例达到73.58%。截至2024年12月31日,拥有74项授权专利,214项软件著作权、96项商标等知识产权。面向智能计算的全闪存高性能分布式存储系统的研发、生成式AI的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等项目也完成了所有开发任务。
与此同时,云创数据也表示将积极面对公司经营的客观情况,采用稳健的经营战略,针对回款周期较长的客户进行收缩调整,以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努力实现平稳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1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近年来力度最大的化债举措,在压实地方主体责任的基础上,建议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目标2028年底前全部化解地方隐性债务。
光大证券的研报分析认为,化债举措有助于帮助地方畅通资金链条,增强发展动能,将原本用来化债的资源、政策空间腾出来,用于促进发展、改善民生,更大力度支持投资和消费、科技创新等。
随着发债的逐步推进,云创数据也有望降低回款风险,获得更多业务扩展空间。
谈及经营计划,云创数据表示将不断保持自身技术创新能力,聚焦大数据存储与智能处理的主营业务,进一步依托DeepRack一体机及相关垂直大模型产品的市场拓展,通过AI技术赋能政务服务、企事业单位办公效率提升等应用场景;助力在新工科背景下的大数据、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为公司进一步发展开启新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