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郑和七下西洋:朝贡体系的巅峰时刻,明朝如何成为“世界警察”
创始人
2025-05-03 17:01:15
0

序言

郑和下西洋是古代中国乃至整个世界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海上探险活动。

从1405年明成祖朱棣至1433年明宣宗朱瞻基时期,郑和二十八年七次远航,足迹踏遍东南亚、南亚、东非、阿拉伯半岛等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沿岸三十余个国家。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封建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以海洋为主线的政治活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这也意味中国宗藩朝贡体系从朝鲜半岛、西域和中亚的大陆板块向海洋延伸,形成独立于西方殖民体系的国际关系格局。

从确立“不征之国”,朝贡制度初立到远航西洋,布国威于四方

公元1368年,朱元璋驱逐蒙元,建立最后一个汉人统治的王朝——明朝。

三年后朱元璋把朝鲜、日本、大琉球、小琉球、安南、真腊、暹罗、占城、苏门答剌、西洋国(今印度南部科罗曼德尔海岸)、爪洼、湓亨(今马来半岛)、白花国(今印尼苏门答腊岛西北部)、三弗齐国(马来群岛一部分)、渤泥国(文莱一带)等十五个国家列为“不征诸夷”。

所谓的不征是指以上国家如果不主动侵略挑衅,就不许征伐,同时按照“厚往薄来”的原则,通过宣扬国力和文明,维持其宗主地位。

而明朝则是一元制政治核心,以上十五国尊明朝为共主,自己称臣,成为大明的藩属,这就是朝贡制度。

朝贡制度是继汉朝册封制度、唐朝羁縻制度的最后一个古代东方国际关系。

与西方依靠武力和坚船利炮建立的殖民体系相比,明朝建立的以中原帝国为核心的等级网状政治秩序显得更加文明。

1403年朱棣经过近四年的靖难之役,一路杀到南京,推翻自己的侄子建文帝,自己做了皇帝。

继位后,朱棣对海外事务更加积极,为进一步扩大明朝影响,发展朝贡体系,朱棣派使者出使古里、爪哇和苏门答腊等南亚、东南亚地区。

1405年,朱棣派遣具有佛教和伊斯兰教背景的三宝太监郑和出使西洋。

第一阶段(1405-1411年):从南洋到印度,“软硬兼施”维护海洋秩序

对于郑和下西洋,朱棣十分重视,其船队规模在整个世界航海史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人数构成上,军队占据多数。

郑和历次下西洋的人数大约2.7万人,其中包括明朝五个卫所的兵力,每个卫所5000余人,与其说是出使,不如说是海军编队。

规模上,船队大约200余艘船只,很多都是体型庞大的宝船,宝船总计63艘。

其中郑和的旗舰,也是最大的宝船,高61.6米,长151.18米,共四层,可容纳上千人,光锚重就有几千斤,要动用二百人才能启航,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航海船。

相比之下,半个世纪后的哥伦布船队规模小的可怜,总计只有三艘帆船,人数87人,大部分还是罪犯,最大的旗舰“圣玛利亚”号,长23.66米,宽7.84米。

1405年七月,郑和率领规模宏大的船队从苏州刘家河出发,第一站抵达占城(今越南中南部地区)。

时值明朝大将张辅讨伐安南,虽然正史未记载郑和船队是否参与这场战争,但郑和在战争期间驻足中南半岛,很可能利用海上优势,配合陆上明军攻打安南,郑和到占城不久,明军就攻下安南。

此后,郑和向南朝爪哇方向航行,当时爪哇正发生内战,西爪哇击败东爪哇,郑和船队正在爪哇进行贸易,结果被误认为是东爪哇的军队,明朝船员被杀170人。

此事一出,郑和率军兴师问罪,吓得爪哇王亲自登门道歉,郑和保持冷静,没有贸然报复,此事得以和平解决,而爪哇则向大明称臣。

郑和船队离开爪哇后,先后到苏门答腊、满刺加(马六甲)、锡兰、古里(印度南部卡利卡特市)等国。

一路上各个国家被郑和船队的恢宏气势和强大武力所折服,纷纷加入朝贡体系,在航行的终点古里,郑和赐其王国王诰命银印,树立石碑。

碑文称:

“古里国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嗥同风,刻石于兹,永示万世”。

返回途中,行至马六甲,郑和遭遇大海盗陈祖义偷袭,在此之前,陈祖义盘踞在马六甲10多年,劫掠往来船只万余艘,控制了从日本、台湾到南海和印度洋的航线。

然而这次陈祖义却栽了跟头,郑和作为一名久经沙场的将领,作战经验丰富,凭借实力规模强大的船队,大败陈祖义,剿灭五千多人,烧毁船只十艘,俘获七艘,陈祖义等首领全被生擒。

1407年十月,郑和回国,陈祖义被斩首,各将士论功行赏,西太平洋海上贸易秩序恢复正常。

由于第一次下西洋成果丰硕,同年不久,郑和开始第二次下西洋。

在二下西洋中,除了占城、爪哇、满剌加和古里,还抵达暹罗(今泰国)、南巫里(印尼苏门答腊西北)、加异勒(印度南端)及柯枝(印度西南岸柯钦一带)。

此次航行中,郑和向各国佛寺进行布施,充分利用宗教影响力,正式册封古里王,将南亚沿岸邦国纳入明朝影响范围,古里也成为明朝在印度洋的重要据点。

1409年十月,郑和第三次率船队从太仓刘家港启航,目的地依然是南洋和印度诸国,以此巩固朝贡关系。

在返程抵达锡兰时,锡兰国王亚烈苦奈儿反叛发兵五万围攻郑和船队,郑和则来个釜底抽薪。

趁敌军倾巢而出,国中空虚时,亲率二千官兵突袭王城,生擒亚烈苦奈儿及家属,成功镇压这次叛乱。

1411年七月,郑和船队回国。郑和在六年时间里三次下西洋,一面利用宗教广泛布施赏赐,拉拢西洋各国,另一面歼灭海盗陈祖义,武力镇压锡兰叛乱,达到震慑效果。

郑和通过胡萝卜加大棒,成功将东南亚和北印度洋沿岸纳入明朝朝贡体系,使明朝影响力第一次渗透至海外。

第二阶段(1412-1433年):从阿拉伯半岛到东非,盛世大明,万国来朝

1413年初,郑和第四次下西洋,朝贡目标也不再局限于南亚和东南亚,而是绕过阿拉伯半岛,到达东非麻林迪(肯尼亚)。

这是明朝首次到达东非,也是历代中原王朝触及的最远地方,郑和到达后,宣读诏敕,对麻林迪国王进行封赐。

麻林迪见识到了大明朝强大的舰队和强盛的国力,在郑和的恩威并施下,麻林迪向大明臣服。

为表示敬意,麻林迪派遣使臣随郑和回到明朝,向朱棣贡献“麒麟”(长颈鹿),至此东非沿岸国家加入明朝朝贡体系,成为明朝的藩属。

当然,郑和对待朝贡国家时依然以强大的武力为后盾,对不臣服者坚决剿灭。

回国途中,郑和击败并生擒了阴谋篡位并企图截杀大明船队的苏门答腊国王苏干剌,1415年八月郑和返京献俘,明廷按律诛杀苏干剌,大明声威远慑南洋。

在郑和的多年经营下,各藩属国纷纷遣使来华,贡献本国奇珍异宝,一时间北京各国使者云集,大明朝迎来万国来朝的鼎盛局面。

1416年和1421年,郑和两度下西洋,主要目的是送还使者并访问诸国。

在这两次下西洋时,郑和到达木骨都束(索马里摩加迪沙一带)、卜喇哇、忽鲁谟斯(伊朗霍尔木兹海峡一带)等印度洋、东非十六个国家。

直到1422年九月,郑和返航。在二十年间,郑和依然延续了前三次下西洋的手段。

在强大海军力量的支撑下,或封赏或攻伐,将东南亚、南亚及印度洋沿岸囊括在大明势力范围下,明朝成为当时世界上半全球性质的唯一超级大国。

历史意义:中国古代史上空前绝后的海洋政治扩张

郑和下西洋虽然将明朝的朝贡体系推向巅峰,但财政消耗巨大,每次出航平均耗费600万两白银。

大明虽然国力鼎盛,却经不起一次又一次的折腾,造成国库空虚,民间税赋负担沉重,白银大量外流,社会出现“钱荒”。

1424年朱棣去世,仁宗朱高炽继位,停止了航海计划,郑和调任南京担任守备太监。1431年,六十岁的郑和受明宣宗朱瞻基委派,第七次出使西洋,这也是郑和最后一次出海。

这次出使的任务是调停暹罗不要再侵扰满剌加,此时的大明帝国俨然成为亚太地区国际秩序的制定者和维护者。

郑和完成任务后,再次渡过马六甲海峡,出访印度洋、东非沿岸等二十个国家。

最远到达非洲南端的莫桑比克海峡,此时的郑和饱经沧桑,也已到了人生终点,返程中在古里逝世,船队由太监王景弘率领返航,至此历时二十八年的郑和下西洋划上了句号。

郑和七下西洋共出使三十六个国家,遍布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北部以及东非海岸线,包括:

占城、爪哇、真腊、旧港、暹罗、古里、满剌加、勃泥、苏门答刺、阿鲁、柯枝、大葛兰、小葛兰、西洋琐里、苏禄(菲律宾苏禄群岛)、加异勒、阿丹、南巫里、甘巴里、锡兰山、彭亨、急兰丹(马来西亚的哥打巴鲁)、忽鲁谟斯、溜山(马尔代夫)、孙刺、木骨都束、麻林地、刺撒、祖法儿、竹步(索马里境内)、慢八撒、天方、黎代、那孤儿、沙里湾尼(今印度半岛南端)、不刺哇(今索马里境内)。

从影响上看,除了发展海外贸易,最大的作用是扩大朝贡体系,其政治意义远大于经济意义。

向大明朝贡的国家最高峰达到65个,除了郑和下西洋的诸国,还有朝鲜、日本、琉球,以及哈密、吐鲁番、撒马尔罕等西域和中亚国家。

明朝在东南亚全面建立起华夷政治体系,并通过强大的政治和军事优势,使朝贡体系扩大至印度洋区域。

在这个朝贡体系中,中国是绝对的核心,朝鲜、琉球、越南、缅甸紧紧依附于中国核心,往外扩散则是日本、西域以及暹罗、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而中亚、印度南部沿岸、锡兰和东非是最外围藩属,而维持朝贡体系的就是明朝的国力,明朝初期以郑和下西洋为契机,凭借实力将半个世界的国家攥在一起。

但随着帝国实力的衰弱,以及海禁和内敛的对外政策,导致朝贡体系衰落,给西方殖民者以可乘之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海尔智家获得发明专利授权:“进...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海尔智家(600690)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进水...
推荐几款新版(约局互娱)ai代... 推荐几款新版(约局互娱)ai代打透明挂辅助app(软件透明挂)果真真的有辅助(有挂攻略)-哔哩哔哩准...
广州:建设“跨境电商之城”,带... 12月5日消息,广州市商务局发布公开征求《广州市关于推动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
对话百年信仰,共绘青春答卷 “方舟先生,您认为青年应如何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应对当下的挑战?” “青年朋友们,真正的力量源于行动。...
西藏首个万兆光网试点在拉萨落地 近日,中国移动西藏公司在拉萨星宇金珠营业厅部署全区首个50GPON万兆光网试点。 实测数据显示,50...
优秀!两位哈工程校友登上“福布... 近日,福布斯中国正式发布“2024福布斯中国科创人物”,聚焦中国科创产业核心赛道,荣耀中国科创领域内...
大厂围猎AI智能体 作者丨青沐 编辑丨六子 大模型的征战还未结束,一场关于AI Agent(智能体)的围猎之战又轰然开启...
Instagram联创炮轰AI... IT之家 5 月 3 日消息,OpenAI 上周推出了 GPT-4o 更新,声称在“智能和个性”方面...
强省会·拼经济|贵阳大数据科创... 贵阳大数据科创城(以下简称大科城)是数字浪潮中的创新高地、贵阳贵安融合发展的核心区域、“强省会”的核...
四川阿坝一匹马在公路上被撞,交... 5月2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消息称, 在从九寨沟到高铁站的公路上,一匹白马被撞倒地,道路一时发生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