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总工会4月28日发布《关于表彰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的决定》,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职业卫生评价所(以下简称“评价所”)榜上有名,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是2024年度全省卫生健康系统获此殊荣的唯一集体。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职业卫生评价所是一支冲锋在职业病危害最前线、战斗在化学中毒核辐射卫生应急最前沿的职业病防治队伍,是抗疫英雄王烁烈士生前所在科所。该所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率先建成全国第一个国家级防尘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全国第一批国家化学中毒和核辐射医疗救治基地、全国第一个核应急医学救援队伍、全国唯一的国家移动核辐射事件卫生应急处置中心的核心力量,职业卫生安全性评价技术能力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服务国家战略廿余载,筑牢职业健康安全防线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职业卫生评价所深耕职业卫生工程防护工作,为国家实施产业工人健康保障举措提供广东经验、广东方案。多年来,该所先后为岭澳核电站、中科炼化等2000余个国家、省级重点工程提供职业卫生安全保障,辐射保护全省58万家企业、700余万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益,保持着所服务项目发生职业病和急性损伤事故为“0”的记录,并作为主要力量牵头和参与制订国家标准规范。其所在单位——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在国内新发现27种职业病,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制订行业标准规范110多项,占全国近三分之一。响应国家健康扶贫号召,坚持技术援疆、援藏、援青十余载,先后派出10余批100余人次,援助当地开展职业卫生监测,指导创新技术研发,累计为受援地培养了1000余名职业卫生技术骨干,让职业健康的种子在雪域高原落地生根。
为“制造业当家”和“幸福广东”保驾护航
广东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工业大省和劳动力大省,工业企业超过100万家,在粤劳动者近8000万人。作为国内新技术、新业态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广东新旧职业病危害日益交织叠加,职业病防治形势严峻复杂。为解决职业病危害控制难题,评价所组织骨干多次深入危险现场,抽丝剥茧查原因、破难题,无论是80米高石化厂平台、40米深漆黑铀矿井,还是有大剂量射线危害风险的核电站、臭气熏天的垃圾山,他们勇往直前、顶风冒雨,不放过每一个有可能引发职业危害风险的角落。他们深耕职业卫生工程防护专业领域,完成全省9万余家企业的重点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与核实工作,手把手指导企业进行整改,为保障劳动者权益、增进民生福祉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推动技术创新,助力职业健康高质量发展
评价所紧紧围绕单位创建国家职业健康区域医疗中心的战略目标,探索形成“医防融合、医工交叉、医研协同”的职业病防治技术体系,率先在全国启动职业卫生工程紧缺人才培养计划,与安徽理工大学袁亮院士团队合作开展“职业健康+工程防护”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有效推动了卫生工程学科建设。创建了全国首个国家级防尘毒工程技术中心,率先推出护听器和呼吸防护用品效果验证应用,牵头完成全省60余家企业约1万名劳动者的护听器和呼吸防护用品效果的检验及干预工作,切实保障了劳动者听力和呼吸安全。
经过全所上下多年的努力和奋斗,评价所取得了一些成果,荣获广东省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首批省直机关“四强”党支部、广东省巾帼文明岗、广东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省级青年文明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等称号;所在单位荣获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全国职业卫生先进集体等称号;个人获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好医生、广东好人等荣誉称号。
采写:南都记者王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