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上,作为2017年获批建设的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亮相,全面展示其“大科学装置+五大高能级研究院+前沿科技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科创载体+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全链条创新体系。
五大高能级研究院集中展示硬科技
本届科交会上,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5大高能级研究院集中展示30件“硬科技”展品。
其中,人工智能研究院展示包括“脑部专用全数字PET DigitMI i30”在内的9项展品,数据空间研究院推出“产业智算大模型‘智链’”等4项展品,大健康研究院展出“认知障碍评估训练与脑电刺激治疗系统RtES”等4项展品,环境研究院则带来“AI智慧水检实验室”等8项展品……
中科焓能创始人、CTO张伟进行实验。受访者供图
目前,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已落地运行五大高能级研究院,各研究院均由两院院士或战略科学家领衔,集聚1600余名高水平人才,已建成世界一流的综合性脑成像平台、安徽省最大的P2生物安全实验室等一批高水平公共实验平台。
自建设以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高水平创新成果涌现。能源研究院成功实现紧凑环芯部加料多脉冲重复运行技术,为未来稳态核聚变反应堆芯部加料工程化奠定了基础;大健康研究院助力阿法纳生物获得安徽省首个核酸药物临床批件;数据空间研究院发布上线国内首个复杂网络计算平台“罗盘”等。
值得一提的是,各研究院积极开展成果转化,孵化、引进企业80余家。
大科学装置加速“沿途下蛋”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速推进大科学装置“沿途下蛋”,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目前,该中心已建成同步辐射光源、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合肥分中心)等4个大科学装置,一批新建大科学装置也正加速建设,世界一流大科学装置集群日渐形成,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器”。
大科学装置。受访者供图
以氢能产业为例。依托大科学装置同步辐射实验室科研成果,2021年4月,中科焓能在科大硅谷正式成立,专业从事氢能领域中电解水制氢及燃料电池的研发、销售和服务。其产品主要面向制氢和用氢两端客户,广泛应用于PEM电解水制氢、AEM制氢和燃料电池等多个技术领域,目前已通过多家行业头部企业验证,并在氢能交通、绿电-绿氢耦合、绿色能源转换、氢健康等场景实现绿色低碳应用,公司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合肥高新区雏鹰企业等荣誉。
截至目前,大科学装置已经衍生科技成果200余项,孵化培育企业近50家,带动了聚变能源、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蓬勃发展。4月27日,作为科交会专项活动之一,大科学装置衍生成果路演对接活动在安徽创新馆举行。“程式化生物样本智能冻存装置及其产业化”等6项成果转化项目集中签约,“低成本高性能氢能催化剂的国产化替代与升级”等5个大科学装置衍生技术项目路演发布,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科技成果转化注入新力量。
赋能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打造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为目标,建设了合肥先进计算中心、离子医学中心等30余个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在支撑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该中心通过完善科技成果捕捉机制、打造专业化人才服务队伍、构建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体系、建立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体系、促进创新载体优化升级、推动场景创新促进转化等六项举措,赋能更多前沿科技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经过八年探索,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已经初步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国际一流的创新高地。未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进一步强化优质科技成果挖掘培育转化,力争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上取得更大成就,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为安徽“三地一区”建设贡献更大力量。(陶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