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为何“盯上”年轻人?身体发出这些预警,千万别忽视
创始人
2025-04-29 08:21:43
0

本文转自【央视一套】;

近年来

“猝死”一词频繁进入公众视野

并呈现出年轻化趋势

哪些症状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警惕!出现这些情况

千万别大意↓↓

注意!这类猝死占比高达80%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猝死指的是平时身体健康或看上去很健康的人,在短时间内(一般指急性发病后1小时内,最长不超过6小时),因自然疾病突然死亡。

根据病因不同,临床上将猝死分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其中心源性猝死约占80%。

心源性猝死又称心脏性猝死,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丧失为特征、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

非心源性猝死,指患者因心脏以外原因的疾病导致的突然死亡,主要包括肺源性猝死和脑源性猝死

猝死为何“盯上”年轻人?

自查!这些习惯你有吗?

猝死的发生呈现出年轻化趋势,青年猝死者往往具有“无病史、无预警、进展快”三大特征,发病风险预警难度更大。不良的生活习惯、工作生活压力大是导致猝死年轻化的主要原因。

饮食习惯:火锅、烧烤、垃圾食品成为不少年轻人的主食。高油、高脂、高盐食物摄入过多,再加上吸烟、酗酒等,都可能导致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进而增加猝死风险。

睡眠习惯:睡眠与心血管健康密切相关,不少年轻人有熬夜的习惯。研究显示,长期睡眠不足会使冠心病、脑卒中和猝死的风险增加

运动习惯:很多年轻人很少出门运动,肥胖随之而来,这也是诱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长时间久坐,还可能增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若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也会导致猝死。此外,强负荷运动也可能导致年轻人猝死,大多数运动性猝死与心血管疾病相关,如肥厚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型右心室心肌病等。

工作生活压力大:年轻人因工作生活压力大,精神长期紧张,交感神经长时间处于兴奋的状态。在心理情绪变化较大时,就可能出现冠脉应激反应,发生冠脉痉挛或者血管性水肿压迫冠状动脉,引起急性冠脉事件,导致猝死发生。

猝死前,身体会发出预警

千万别忽视

猝死虽起病急骤,危害巨大,但并非不可防控。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研究指出,81.3%的猝死者在事发前1周出现过预警症状。一旦出现以下症状,可能是猝死的预警,千万别忽视!

01

近期频繁出现胸闷

如近期反复出现活动后胸闷,休息一段时间后可缓解,可能是冠心病的典型症状。此时,冠状动脉内的粥样硬化斑块还不稳定,随时可能破裂,进而形成堵塞,引起急性心肌梗死,诱发猝死。

02

频繁心慌

心慌通常是心率加快的主观感受,不规律出现心率加快最常见的原因是快速性心律失常。多数心律失常不会引发猝死,但如果频繁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则有可能发展成室颤,若不能及时抢救,数分钟之内就可导致死亡。

03

持续的心动过缓

持续并伴有症状的心动过缓也可能是导致猝死的原因。如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都有潜在的猝死风险。

04

不明原因的晕厥

晕厥是因各种原因导致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的意识障碍,是猝死的重要前兆。常见的心源性晕厥包括窦房结疾病、房室传导阻滞、迷走神经张力过高等。因此,出现不明原因晕厥应提高警惕,尽快查明原因。

05

无缘无故感到疲乏

排除剧烈运动、缺少睡眠或生病等因素,若出现不明原因的长时间疲惫、乏力,并伴有胸闷、水肿等,应警惕心肌病或心肌炎的可能。病毒性心肌炎多见于年轻人,通常在感冒1~2周后出现疲乏、胸闷、乏力等症状,急性重症心肌炎易引起急性心衰或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发生猝死。

06

不明原因的胸痛

冠心病、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等都可能引起胸痛,均有诱发猝死的风险。如果不明原因地出现胸痛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胸痛原因。

07

眼前发黑或肢体麻木

脑卒中也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原因,尤其是高血压、冠心病或心房颤动患者。有些脑卒中早期只有轻微症状,患者并不在意,如迅速进展,可能引发猝死。因此,一旦有眼前发黑、肢体麻木等脑卒中的表现,应立刻到医院就诊。

08

大汗淋漓

部分疾病发作前,如心肌梗死、低血糖等,身体某些部位如颈、后背、头皮、手心或脚掌等会大量出汗。此时,应提高警惕,当心猝死发生。

一旦有人发生猝死

身边人要做到四个“尽早”

猝死的黄金救援时间一般在猝死发生后4~6分钟,若6分钟内不能得到及时抢救,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

尽早呼救,拨打急救电话,检查患者意识、心跳和呼吸。

尽早心肺复苏,若患者没有意识、心跳和呼吸,要及时进行心肺复苏。

尽早除颤,大多数公共场所已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要在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寻求他人帮助,尽早取到AED进行电除颤。

尽早进行高级生命支持,待专业医护人员赶到现场,对心肺复苏成功的患者进行进一步治疗。

猝死进展急骤,很难提前预料。平时应保持生活作息规律,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注意合理饮食,积极戒烟戒酒;保持乐观心态,防止暴怒及过重的心理压力;定期随访体检等

来源:央视一套微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全球首艘高速可潜无人艇在珠海下... 南方日报讯 4月28日,全球首艘高速可潜无人艇“蓝鲸号”建造完成,在珠海正式下水。 据了解,“蓝鲸号...
原创 假... 假如把欧洲历史上那些国家看成是中国春秋战国时那些诸侯,似乎还都有些可以对应的。 西周--西罗马帝国 ...
上海卓晶取得可旋转真空吸附装置... 金融界2025年4月2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上海卓晶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斯诺克世锦赛八强出炉 两名中国... 北京时间4月29日凌晨,2025年斯诺克世锦赛次轮第三阶段结束,八强名单正式出炉。在六位晋级正赛16...
豪鹏科技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豪鹏科技(001283)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裁员70%、降薪20%,AI四... AI独角兽企业单靠技术实力恐难以支撑长期亏损。 被誉为中国人工智能“四小龙”的商汤科技、云从科技、依...
原创 5... 前言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土地广阔的国家。在这片土地上,许多民族生活在一起。他们有争议和和谐共处,形...
呼和浩特UI设计:小白如何快速... 呼和浩特的朋友们,最近有没有发现身边搞UI设计的朋友突然变多了?奶茶店的小哥、隔壁桌的程序员老哥,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