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海军刚刚引以为傲的“维克兰特”号航母,成了海上最大的笑话。
2025年4月26日,卫星图像显示,这艘印度自造的航母在不到72小时内,从阿拉伯海前线撤回了印度本土。
印度海军原本打算通过这艘航母向巴基斯坦施加军事压力,结果却匆匆转头,像是见了鬼似的回到了卡尔瓦尔海军基地。
印度媒体一度对这艘航母寄予厚望,将它塑造成“印度海上力量的象征”,那巴基斯坦到底做了什么,能让这艘航母不惜放弃威慑任务,也要往回撤?
一、印度航母的“逃跑”逻辑
维克兰特号航母本是印度自豪的“国产航母”,自从2013年开始建造,耗费了印度政府巨额资金。
官方一直吹嘘,这艘航母将会在印度海上战力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成为与巴基斯坦和中国海军抗衡的关键。
但事实却是,当这艘航母在面临真正的挑战时,却只是做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撤退决定。
在4月23日,印度媒体高调宣布,维克兰特号航母已驶向阿拉伯海,准备威慑巴基斯坦,印度官员甚至宣称要“准备撞击”。
然而仅仅三天后,4月26日,卫星图像显示,这艘航母已经完全放弃了作战任务,转身返回印度卡尔瓦尔海军基地。
那么问题来了:印度航母为什么突然转头撤回?
如果真是出于技术问题,像发动机故障、舰载机尚未到位,或者系统问题,恐怕不需要如此匆忙地撤离,甚至连战斗任务都没能展开。
更有可能的解释是:巴基斯坦的空军力量,特别是歼-10C和枭龙战机的存在,直接让印度海军感到无法承担风险。
二、巴基斯坦空军的“杀手锏”
要知道,印度这艘维克兰特号航母在阿拉伯海并不缺乏对抗力量。
事实上,巴基斯坦海军的军力并不能直接与印度海军的航母战斗群对抗,但巴基斯坦空军的存在却改变了整个海战局势。
巴基斯坦空军并不像印度那样只依赖数量优势,而是依靠技术和战术上的精确打击。
在这场即将爆发的局势中,巴基斯坦空军的两款战机,歼-10C和枭龙Block-3,成为了印度航母的“噩梦”。
歼-10C:这款战机搭载了先进的主动相控阵雷达和高性能的空对空导弹,具有出色的远程打击能力,能够在阿拉伯海域对任何海上目标发起精确打击。
枭龙Block-3:作为一款中型战斗机,枭龙Block-3配备了更为先进的火控雷达,并能够搭载CM-400AKG超音速导弹,这种导弹具有极强的穿透能力,能够有效打击海上目标。
这两款战机的组合,让印度海军的维克兰特号航母变得毫无安全保障。
更何况,这些导弹的射程足以覆盖印度航母所在的区域,而巴基斯坦空军的快速反应能力,意味着印度航母如果继续向巴基斯坦施加压力,很可能会遭到“致命一击”。
巴基斯坦防务论坛网甚至调侃道:如果巴基斯坦空军的歼-10C和枭龙战机能够集中火力,40枚CM-400AKG导弹齐射,维克兰特号航母恐怕真要送底朝天了。
三、维克兰特号的战略漏洞
在印度自造航母的过程中,维克兰特号被标榜为“印度海上力量的基石”,但是它的真正表现却让人失望。
虽然它的设计上标榜“国产化”,但实际上,它所依赖的技术却是全球拼凑而成的:意大利的设计、以色列的雷达、俄罗斯的升降机、美国的燃气轮机……
甚至更令人质疑的是,印度海军的维克兰特号并未装备完全的舰载机作战力量。虽然印度计划采购法国的阵风舰载机,但这些飞机的交付远未完成。
因此这艘航母几乎成了“空壳”一般的存在。它根本没有充分的作战能力,只能依靠“威慑”来虚张声势。
而更为致命的,是印度航母的设计缺陷。航母的起飞跑道与降落跑道重叠,重心和推进方向不一致,走起来三步一叩首。
对于一个战斗力不足、战术执行力差的航母来说,巴基斯坦空军的任何反击都足以令其陷入困境。
所以,印度海军最好的选择,就是撤回到基地,好好反思这个“空心航母”是否真的能在未来的战斗中发挥任何作用。
结语
维克兰特号航母的撤退,显然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战术失误,而是印度海军与空军之间战略失衡的缩影。
巴基斯坦空军通过迅速部署歼-10C和枭龙战机,充分发挥了现代空战的优势,迫使印度海军不得不悄然“逃跑”。
仅仅72小时,印度航母从高调出击到匆忙撤回,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
不仅是航母的设计漏洞,更多的是印度军方对实际战场威胁的严重低估。未来如果真的爆发冲突,印度能否依赖这艘“国产航母”来与巴基斯坦抗衡,恐怕已经没有什么值得期待的空间。
换句话说,印度海军的航母梦,大概注定要被现实无情击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