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日报报道,早前,俄罗斯前总理祖布科夫表示:中俄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双方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今年以来,中方多次用“永久睦邻友好,全面战略协作,互利合作共赢”描述中俄关系。祖布科夫说,中俄关系已达到非常高的水平,能源合作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他介绍,去年12月,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比长期购销协议约定的时间提前一个月将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即“西伯利亚力量”管道日供气量提升至合同最高水平。
天然气(资料图)
2024年,我国进口天然气约1.32亿吨,全球排名第1;进口金额4637.5亿元,占全年进口贸易总额的2.52%。换算成进口单价,折约3.52元/公斤。2020年以来,我国每年进口天然气都在1亿吨以上,进口金额在4600亿元上下。从区域分布角度看,俄罗斯及中亚地区是我国天然气进口的最重点区域,2024年我国从该地区进口6154万吨天然气,占比46.73%。我国从中东地区进口2031万吨,占比15.42%。我国从东盟地区进口1382万吨,占比10.49%。
从数据上看,中俄贸易额从2021年的1468亿美元飙升至2024年的2448亿美元,中国稳居俄最大贸易伙伴。其中,能源合作尤为突出,2024年俄罗斯超越沙特成为中国最大原油供应国,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提前一年实现年输气380亿立方米,第二条远东管道预计2027年通气后将使俄对华供气量问鼎全球。更关键的是,两国能源贸易基本实现本币结算,人民币在俄外汇交易份额从1%跃升至99.6%,彻底打破美元依赖。
中国驻俄大使张汉晖近日表示,从俄罗斯经哈萨克斯坦向中国输送天然气的计划是“不现实的”,“因为那里只有一条已经超载了的天然气管道”,而如果为了从这一路线进口俄气,“就得再修一条新的天然气管道”,距离是一个问题,经费又是一个问题,因此他强调,“大家正在研究,但总的来说,这是不现实的,我告诉过俄方伙伴。
中俄天然气2号线(资料图)
最近,中国在北京接待来华访问的俄能源部长齐维列夫,中方指出中俄是搬不走的好邻居,是患难与共、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真朋友,能源合作是两国合作的重要基石。俄罗斯能源部长本次来华,主要目的是扩大对华能源出口,为落实中俄天然气项目以及俄煤炭对华出口创造条件。
2025年1月上旬,阿联酋能源公司ADNOC Gas宣布与中国开展合作。中石油管道局力挫韩国、日本等竞争对手,拿到了总共181公里的管道建设工程。据估计,如果这个项目顺利完工,那么每年能够提供的天然气产量可以实现翻番。这毫无疑问是中国的新机会。试想,如果阿联酋未来有扩大天然气出口的意愿,是会将目光头像一些从未合作过的国家,还是合作过的中国?
天然气管道(资料图)
此外,中国目前正通过多元化的能源进口渠道,来保障能源安全,不仅注重来自俄罗斯和中亚的天然气供应,还积极拓展与中东、非洲等地区的能源合作关系。而这种策略也能帮助中方,降低对单一供应源的依赖。在这种情况下,中俄哈管道的建设对中方而言,其实并不是“必选项”。当然,鉴于中俄在能源领域的紧密合作关系,两国依然可以继续探索其他可行方案,以深化能源合作,从而实现真正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