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机会向国家元首荐书,你会选择哪一本?
是蕴含治国智慧的经济论著,还是洞察人性的哲学经典?再或者,是一本天马行空的科幻小说?
在春日里的巴黎图书沙龙,两位书迷化身“三体推广大使”,兴奋地向法国总统马克龙安利她们的心头好,这段带着书香气又充满活力的对话视频随后在小红书上引发热议。
(这个版本是出版社推出的法语版第三版)
(图源:小红书@Estella_)
(《三体》三部曲法语第一版和第二版)
尽管当前法国社会对马克龙总统的态度复杂,但文学的魅力往往可以跨越边疆。
来自中国的科幻迷们,以纯粹的热爱完成着一次文明对话。这部百万字的中国科幻,从曾经小众的中国科幻地带横空出世,不仅稳居国内各类畅销书榜,更是以超过35种语言走向世界,并先后斩获包括雨果奖在内的21项国际大奖,其影视改编权被奈飞以重金购得并搬上荧幕,由“三体”引发的网络热议浪潮此起彼伏,滔滔不绝。
在现实与科幻的边界日益模糊的二十一世纪,这部发表于2006年的作品显现出惊人的预见性。书中关于“黑暗森林”的宇宙社会学假说、“降维打击”的文明冲突隐喻,乃至“给岁月以文明,给时光以生命”的人文哲思,都成为解读当代世界的思想密钥。当读者们引用"消灭你,与你何干"来诠释商业竞争,用"主不在乎"调侃算法霸权时,科幻已不再是虚构叙事,而成为照进现实的思想棱镜。
科幻小说,是一个用想象力构建的实验室,在这里,我们可以“身未动,心已远”地体验眼花缭乱的异世界,在颅内预演文明的各种可能;既保持对技术陷阱的警觉,也不丧失仰望星空的勇气。
或许,这就是阅读科幻小说的意义。
马上就要到 世界阅读日了,你有什么想要安利的书,或者准备读什么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你觉得马克龙会看《三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