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美军最近在中东的军事调动相当密集,卡尔文森号航母已经抵达阿曼湾,和红海北部的杜鲁门号形成南北夹击之势,迪戈加西亚基地突然出现6架B-2隐身轰炸机。
隐形战机配双航母战斗群,这明摆着是给伊朗准备的豪华套餐。
就在剑拔弩张之际,据观察者网报道,美伊在阿曼坐上了谈判桌,这是7年来美国和伊朗首次高级别核问题会谈。
特朗普把航空母舰当砍刀架在伊朗脖子上,B2轰炸机就是藏在后腰的手枪,嘴里却说着"咱们文明人好好商量",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美国这次“带刀”和伊朗谈判的意图:要么签字答应彻底放弃研制核武器,要么等着挨炸。
据观察者网报道,就在美国伊朗首轮会谈结束后,美防长赫格塞思向伊朗发出威胁,如果谈判失败,美军已准备好确保伊朗永远不会拥有核武器。
赫格塞思说这样的话,是因为这次谈判没有谈拢吗?并不是,会谈后美伊双方都表示阿曼谈判“有建设性”,是双方“迈出的良好一步”。
但赫格塞思还是强调,如果最终谈判结果不尽如人意,美军就用使用军事手段,来防止伊朗拥核。
所以,从更深层次来讲,美国现在对伊朗下手,其实是为了彻底打断中东反美势力的脊梁骨。
看看地图就明白,从红海到波斯湾这条能源大动脉上,胡塞武装封锁曼德海峡,伊朗控制霍尔木兹海峡,两者就像钳子的两个刃口。
美军两艘航母南北对进,本质上是要拔掉这两颗钉子。
特别是卡尔文森号进驻阿曼湾的部署堪称毒辣,这里距离伊朗海岸线不到300公里,舰载机12分钟就能突入伊朗领空,更别说边上还蹲着能投掷核弹的B-2机群。
这种压迫感比当年伊拉克战争前的"震慑行动"还要赤裸裸。
但美军真会动手吗?这个问题得拆开两层来看。
短期来看,美国更可能是在玩"以战逼和"的老套路。因为伊朗现在的处境比2015年签署伊核协议时更凶险,经济上被制裁勒得喘不过气,石油出口遭二级制裁威胁。
更讽刺的是,就在美军调兵遣将之际,伊朗改革派总统莱希居然在联合国喊话要求解除制裁,这等于把内部矛盾直接晾在了谈判桌上。
最致命的是俄罗斯的背刺,俄副外长那句"没义务军事援助"等于公开拆台,伊朗失去一大重要支援。
美国这时候把B-2和双航母战斗群怼到伊朗脸上,就是要制造"兵临城下"的窒息感,逼着德黑兰在核协议上签城下之盟。
但从长期来看,美伊战争风险确实在急剧升高。内塔尼亚胡政府连伊朗总统坠机、核设施遇袭这种突破底线的事都干出来了。
要是德黑兰在谈判桌上稍微硬气点,很难保证美国不会放手让以色列"制造既成事实"。
毕竟对美国来说,最理想的剧本就是伊朗变成第二个伊拉克:先被炸回石器时代,再扶植个亲美政权。
伊朗的应对策略其实相当被动。他们现在既要用核计划当筹码换取制裁解除,又得防着美国得寸进尺。
据最新放出的"限制铀浓缩"风声就是典型的两面手法——既向国际社会示好,又保留重启核计划的弹性空间。
但问题在于,美国要的不是技术层面的妥协,而是彻底解除伊朗的地缘威胁能力。看看美军在阿曼湾的部署就知道,美国要的是伊朗永远放弃支持地区代理武装,放弃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能力,这些才是动摇伊朗根基的真正要害。
美国一旦降服伊朗,等于同时解决多个战略难题:掐断俄罗斯南下印度洋的通道,废掉中国能源进口的备选路线,还能顺带震慑正在和伊朗搞石油人民币结算的沙特。
最近爆出的消息很能说明问题——美国威胁要制裁购买伊朗石油的中国企业,这招釜底抽薪就是要断绝德黑兰最后的经济命脉。
可以说,美国在波斯湾的军事部署,本质上是对中俄伊"抗美三角"的斩首行动,比在乌克兰或南海的博弈狠辣得多。
现在最危险的局面在于,双方可能都误判了对方的底线。美国以为靠着军事恐吓就能复制2015年伊朗核协议的成功,却忽略了哈梅内伊政权现在的生存焦虑,如果美国的压力很有可能成为伊朗彻底拥核的动力。
有媒体称,伊朗主动提出限制铀浓缩,这种妥协姿态很明显是想换取制裁松绑,但伊朗低估了特朗普政府"要么全赢要么掀桌"的赌徒心态。
这种认知错位最容易触发意外冲突,就像1914年萨拉热窝的那颗子弹,可能因为某个边境哨所的擦枪走火,就引爆全面战争。
而美国也别高兴太早,伊朗手里还攥着几张王牌。
最致命的就是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能力,他们的岸基反舰导弹和自杀式快艇虽然原始,但在狭窄水域足以制造航运噩梦。
更不用说遍布中东的代理武装,从黎巴嫩真主党到伊拉克民兵,随时可以发动针对美军基地的袭击。
这些非对称手段虽然阻止不了美军第一波打击,但足以让全球油价飙升至200美元,进而摧毁本就脆弱的世界经济——这才是德黑兰最恐怖的报复武器。
说到底,这场危机是单极霸权衰落的典型症状。美国越是感受到全球主导权松动,就越倾向于用军事手段解决政治问题。但历史早就证明,从越南到阿富汗,没有哪个强国能用炸弹赢得长期地缘优势。
更讽刺的是,中俄反而可能成为受益者,当中东的战火推高全球能源价格,莫斯科的油气收入会暴涨;当美国深陷中东泥潭,中国在亚太的行动空间反而更大。
现在摆在伊朗面前的,其实是两瓶毒药:要么吞下屈辱协议沦为美国附庸,要么赌上国运拼死一搏。
而美国同样面临战略抉择:是见好就收达成阶段性协议,还是冒险发动战争重塑中东秩序?
双方的决策都将取决于一个关键判断:对方到底有多害怕战争?这个死亡游戏最残酷之处在于,只有当双方都确信对方会退缩时,战争才会意外爆发,因为任何示弱都会被解读为开绿灯。
但对于美国这种“霸权者”永远都不能妥协,今天服软,明天就会被啃得骨头都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