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法治日报》记者对数款社交App、购物App测评发现,部分App的关闭推荐功能形同虚设,除了推送“可能认识的人”,用户点赞过的内容、购买过的东西、观看过的直播等,都可能因平台推送机制,让好友和其他人知道。对此,有人吐槽:“只想在网上安静‘冲浪’,却被App自作主张推荐给现实生活中的熟人,能不能给我们留点隐私空间?”
App熟人推荐功能的初衷,可能是帮助用户了解朋友的消费动态,但这却给不少人带来困扰。很多人其实并不希望自己的消费习惯、偏好和网络痕迹被人知道,哪怕在亲属面前,也希望保留一些消费的隐私信息。从报道来看,有些App会向用户推送“可能认识的人”“可能是你朋友”账号,家人、现同事、同学或者前同事、老同学,甚至已经拉黑许久的前任男女朋友,都会出现在“可能认识的人”推荐列表中。用户的隐私信息处于“裸奔”状态,难免让人感到冒犯。
App到底是如何做到熟人推荐的?原来,大多数App都设有关闭熟人推荐服务的功能选项,但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点,为了省事,在相关协议上都会勾选“同意”。而且,有的App非常“狡猾”,即便用户选择了不接受熟人推荐,还是有可能被系统推荐“可能认识的人”。
对此,一方面,需要用户提高自身的隐私保护意识,注意关闭熟人推荐模式,特别是在刚开始使用App时,仔细阅读相关协议,尽量避免App“合法”地侵入自己的隐私空间。另一方面,监管部门也应该加强对各类App的管理,让App开发者进一步明确,未经用户同意,不得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2021年5月开始施行的《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就特别提到,“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对于存在隐私泄露等问题的App,监管部门的罚款、通报和整改意见也要及时到位,始终让App开发者对用户隐私心存敬畏。
熟人推荐功能,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在模糊地带“野蛮生长”。确实有些用户意识不到这一功能的潜在风险,直到发现自身隐私泄露,才想到关闭相应功能。
很多网友不希望自己的消费痕迹和偏好被他人知道,其心理不难理解。网络消费行为看似是“匿名”和“虚拟”的,实际上是公开和真实的,与现实中的消费没有本质区别。首先,掌握一个人的消费动态,就能大致了解其最近在做什么,在关注什么,而这纯属个人隐私,本来不该被他人知晓。再者,一些消费行为涉及个人身体隐私信息,就更不应该被“公开”了。正如报道中提到的,有人在网上看卖生发药水的直播,相关信息被同事看到了,竟然被问是否在脱发。这样的尴尬,想必没有人想遇到。
隐私权和心理边界的问题同样不可被忽视。网络消费空间并非绝对的“陌生人社会”,而是个人隐私随时有可能泄露、被他人利用的公共场域。很多人能接受的心理底线,就是自己的消费记录,只能自己看,自己的消费偏好,不能被他人“窥视”。
对于报道中提到的问题,并非没有解决办法。从增强用户体验的层面来看,App只要在用户每次消费之后,弹出界面让用户勾选“是否向好友展示消费记录”,就能避免很多尴尬和伤害。笔者在一些比较尊重用户隐私的App里,也体验过这种设置的“好处”。在技术上,这不难实现,关键还是看App设计者和运营者是否有心,是否真正重视用户隐私权和体验感。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