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默达
日前,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共9个部分,被称为资本市场第三个“国九条”。这是继2004年、2014年两个“国九条”之后,时隔10年国务院再次出台资本市场指导性文件。
资本市场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强大的资本市场是现代经济的标配。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促进科技、产业和资本高水平循环,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也有利于创造更多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机会。
而当下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特别是去年8月以来股市波动暴露出制度机制、监管执法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要求及时补短板、强弱项,回应投资者关切,推动解决资本市场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
从内容上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等,体现了对前两个“国九条”的历史承继。
锚定“建设金融强国”这个目标,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大局,再次强调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等,则是对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的落实。
33次提到“监管”,对上市公司和交易行为进行细致规定,与证监会近期实施的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构成“1+N”政策体系,坚持了系统思维、远近结合、综合施策。
《意见》也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三步走”明确时间表,对未来中长期资本市场发展提出更为具体的举措,备受关注和期待。
《意见》充分体现资本市场的政治性、人民性,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对资本市场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更加有效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如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健全退市过程中的投资者赔偿救济机制,稳步降低公募基金行业综合费率,提升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投资灵活度等表述,切中投资者关切,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而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惩治各类腐败问题,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等相关提法,则回答了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面临的关键问题,有助于确保资本市场始终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
《意见》以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为重点,旨在构建全方位、立体化资本市场监管体系,全面落实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
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基石,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从发行“严准入”,到上市“严监管”,再到退市“严标准”,完善全链条监管。
资金是市场的“源头活水”,《意见》强调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构建支持“长钱长投”的政策体系,建立培育长期投资的市场生态。
证券基金机构和广大投资者是市场交易的参与者,《意见》提出继续加强交易监管,打击异常交易行为、严格从业者审查,完善风险监测处置机制。
期待《意见》相关要求得到贯彻落实,形成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久久为功,一步步将蓝图变为现实,加快建设安全、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
【作者】 张宇驰
南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