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歼灭战吗?那太可怕了。夷陵之战东吴已经排出了最强阵容:自陆逊以下还有朱然、徐盛、孙桓、潘璋、韩当等名将。如果这些人都报销了,就算孙权能再拉一支5万人的队伍,也很难凑齐相应级别的名将。
而蜀汉这边一大批中生代将领如:马良、黄权、冯习、吴班、程几等如能保全。就算刘备寸土不占,一伐时的街亭也轮不到马谡来叽叽歪歪。像黄权这样能在曹魏也做到三公的人,到了后期至少是参考李严起步的重臣。
夷陵之战之所以叫生死之战、中期对峙时间长达1年左右,其实就是刘备和陆逊在比拼谁能找到对方的破绽。而无论哪方失败都会是白帝托孤那样的“危急存亡之秋”。陆逊军团的覆灭对于孙权来说,相当于刘备失去关羽军团。
但是,如果论对整个三国的影响那么很遗憾:并不能影响什么。因为南弱北强的根本态势没有变。夷陵战后东吴本身也没捞到什么好处。南郡?荆州的要地在襄阳好不好?
公元219年5月(汉中之战结束)——11月(关羽败亡),这个扭转南北均势的契机错过了,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差距只能是不断地被拉开。
有3种可能出现的变化:1、无论陆逊有没有死,孙权的主力依然尚存。以蜀汉的体量大概率是打不进扬州的。至多是收回荆州——恢复到襄樊之战或者入川之前的场面。
可参考:陆逊击败刘备之后,迅速把主力调往东线。这是非常有战略眼光的安排。刘备嘴上说要灭吴,但与5万吴军厮杀后的蜀军已成强弩之末。停止东进,固守江陵以防曹魏才是理智的选择。
真要把孙权逼急了,以江东群鼠的尿性没准翻脸就投了曹魏——参考赤壁之战。蜀汉可能又要面对岌岌可危的局面。拿回了荆州=兄弟情谊有了交代。吴蜀还是要回到同盟的起点上来(哪怕是貌合神离的同盟)。否则,是真刚不过大腿。
2、具体安排应当是:诸葛亮辅刘禅坐镇成都,刘备亲自都督荆州。魏延负责汉中防御。但问题在于刘备顶多是改变历史上江陵在东吴手上时被动的局面。他也没办法破解两面受敌的问题。
只要东吴不灭,背刺的危险依然存在。还会强化东吴这边的1个集体认知——反正我背刺你,你也不敢灭我。荆州依然是投鼠忌器之地。毕竟,隆中对时提出的“上将出宛洛”的条件已经没有了。
到头来,只不过给蜀汉后期北伐增加了一批颇具实战经验的二线将领+荆州的人地资源。避免街亭之败的几率改变不了雍、凉消耗战的状态,最后还是要看诸葛亮的身体能撑到何时的问题上来。
3、失去荆州后,东吴或许会把主要精力放在合肥方面。提高自身外战的能力。不用把军队分配到漫长的长江防线。让刘备替自己守东线。
总而言之,夷陵之战是2弱自己的内部消耗。更换一下老2与老3之间的排名而已,与天下大势无关。参考晋灭吴之战,陆抗也能击败晋军1、2阵,但由于体量不同,北方只要确保自身团结不变,就能无视南方的战术级别胜利。
站在曹魏的角度。刘备伐吴时刘晔就向曹丕提过:可乘机灭吴。但曹丕并没有采纳因为当时大家的共识是:吕蒙之后东吴很难有抗击刘备的实力。
曹丕也没有玩过311,他怎么知道陆逊的五维图这么强。如此一来,荆州便成为吴蜀2国之间的血肉磨坊,2弱持续放血,1强坐收其利。
站在曹丕的视角。上上策:坐看吴蜀消磨,末了捡果子。上策:双方僵持,兵出九江,灭吴。中策:双方僵持,兵出汉中,封住蜀国的战略要地。下策:刘备败,兵出汉中,联吴灭蜀。下下策:刘备败,打江陵,被堵住,啥也没得到(历史线)。
或许有人会问:为何灭吴是上策,灭蜀是下策?因为当时东吴的扬州要地“九江”在曹魏手里,荆州的要地“襄阳”也在曹魏手上,一东一西,想怎么弄就怎么弄。而益州的要地汉中在蜀汉手里,拿不下汉中,灭蜀就是个寂寞。
真实的历史线就是下下策:刘备败,公元224年,曹丕御驾亲征,结果在江陵吃了瘟疫的瘪。如果不是军中疾病,江陵是很可能被拿下的。
因此,倘若刘备歼灭了陆逊,曹魏的第一个动作应该是南下荆州以阻碍刘备的东征。这样刘备又成了两头受敌的局面。存地失人,当实力已经崩裂的时候,守不住就是守不住。
其实从“白衣渡江”那一刻开始,三分归晋的局面就已经注定。汉中之战,是曹魏几十年来第一次做版图减法,也是蜀汉锋芒最胜的时候,更是逆天改命的唯一时机。结果东吴背刺一时爽,连送2家火葬场。曹魏不做减法,吴蜀怎改大势?
夷陵之战对于刘备来说,类似于一种自暴自弃的应激反应。兄弟情谊不提,胜负也是兵家常事。关键在于已步入花甲之年,身体能撑多久才是最大的问题。当年“4易其主”那是还年轻,如今荆州和关羽之亡,已经没时间再重来一次了。
什么叫形容枯槁?什么叫欲哭无泪?什么叫忿忿不平?什么叫无可奈何花落去?苦心经营一辈子的东西就差那么一步,如果是你站在刘备的角度你会不会自暴自弃?但凡手上有个A也要梭哈一把来个应激反应。
夷陵就好比2个农民斗地主,地主手拿双王和4个2,看着2家农民互相抵牌,你4个3,我4个5,结果把地主看傻了,说:好啦好啦,我不出牌行了吧?反正今天我已经赢够了。
其实说到底诸葛亮才是最惨的。全国一半的精锐部队和70%的良将被送了,还要被人骂成是穷兵黩武。夷陵之战相当于确定了吴蜀败亡的最终结局,偏偏诸葛亮却能把他搬成一个五伐中原的局面。
按照曹家人的逻辑,一个姓诸葛的怎么会继续打起复兴汉室的大旗。刘备去世,曹魏发来的劝降书只提诸葛不提刘禅就很能说明问题:你又不是汉朝的丞相,按照我们的做法,数年之后一定会取而代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