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早在汉景帝时,李广便有一次绝佳的封侯机会。当时,大汉帝国发生了七国之乱。李广在太尉周亚夫的统领下表现神勇,不仅斩将夺旗,还解救了被叛军困于城中的梁王刘武,绝对是立了一件大功。战后,梁王因有感于李广解救危难,同时钦佩李广的勇武,便命人铸将军印一枚,送予李广。梁王送将军印,一方面是表示感谢,另一方面也不乏笼络李广的意思。要知道,梁王是景帝的亲弟弟,并且是窦太后最喜欢的儿子,窦太后曾数次建言景帝在百年后将大位传给梁王。因为有太后力挺,所以梁王也有意染指龙椅,故而特别注重和朝中文武建立良好的关系。但是景帝已有主意,要传位给儿子,因此他和梁王之间也充满了明争暗斗,矛盾不可谓不小。之前李广曾担任过郎官,也就是宫廷高级警卫,不可能不知道景帝和梁王的这种关系。所以,他当然也明白如果接受梁王的将印,一定会被景帝所忌。但是,李广却无所顾忌,私自接受了梁王的将印,这就犯了大忌,封侯也就由此和李广说拜拜了。
当时,曾有部下劝阻李广,说将印乃朝廷恩典,今乃授之于诸侯王,实为不妥。可李广不以为意,仍然接受了将印。这种做法即便常人看来,也会觉得李广没有什么政治立场,容易被诸侯拉拢,更何况是一直和梁王暗中较劲的汉景帝!而且,不论哪朝哪代,朝廷文武官员与诸侯王结交或亲近,都是统治者极其担心且忌惮的事情。李广如此做法,怎能让皇帝放心地将象征朝廷名器的爵位赐予他?
心胸不太大李广骁勇异常,每战必冲杀在前,且愿与士卒同甘共苦,吃、住都与官兵们在一起,看起来很有一种乔峰般江湖豪杰的感觉。但实际上,李广的心胸远没有乔峰那么豁达大度。有一次,李广打了大败仗,被贬为庶人。于是他隐居乡间,整日饮酒射猎,打发时光。某夜,他外出与朋友豪饮,返回时已经到了宵禁的时间,故而被霸陵尉阻于城门外。霸陵尉姓甚名谁字什么,哪里人氏,史籍上没有记载,只知他是霸陵县县尉。汉朝因文帝之陵在霸陵,故而在其地设霸陵县,置霸陵尉负责看守陵墓、维护治安。当时,霸陵尉见有人欲在宵禁时分过县,便上前阻止,喝令李广下马。李广说,我乃前任将军,望县尉行个方便。但县尉却依法回复,就是现任将军也得遵规守纪,何况是前任将军!李广无奈,只好在县城外面过了一宿,第二天天亮才得以入城。
不久之后,匈奴犯边。朝廷重新起用李广为将,令其率军驻防右北平。于是,李广趁机请求调那个曾阻止自己入城的霸陵尉到麾下听用,得到批准。结果霸陵尉在军中没待多久,就被李广找了个莫须有的罪名处斩,这便是所谓的“杀霸陵尉事件”。通过这件事我们不难看出,李广心胸并不宽大,这种挟私报复以泄心头之恨的做法,很难算得上大丈夫,这自然也让他在统治者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这种人,如何予以重用呢?
杀降不理智
据史籍记载,李广在陇西担任太守时,当地的羌人曾发动叛乱。李广率军出征,没费周折便平定了叛乱。按理说,这次军功也是可以封侯的。但是,李广千不该万不该,将投降的八百多羌人官兵和百姓,全部处死了。李广在向朝廷汇报此事时,说自己这么做是考虑到羌人反叛无常,此次未必是真心归附,若不果断处置,日后会有大患。且不说羌人是不是诚心归附,这种做法至少犯下了两个大错:一是此举大大损害了汉朝的形象,边地各民族都会觉得汉朝原来如此残忍薄恩,不值得归附;二是坚定了叛军的死战之心,以后只要作乱,叛军定会抱必死之心负隅顽抗,这无疑大大增加了朝廷平叛的难度,也会造成汉军官兵更多的伤亡。
更何况,自古道杀降不祥。白起、项羽、常遇春、胡宗宪等,哪一个杀降的名将会有好的结局?李广擅作主张私自杀降,朝廷没有治他的罪就已经很不错了,怎么可能再给他封侯?战绩不理想
李广一生经历战阵无数,自从军后,先后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击杀敌人不可胜计。但平心而论,李广每次带兵作战,虽然自己表现很出色,但很难有拿得出手的团队成绩。据《史记》《汉书》记载,汉武帝一朝因军功封侯者共26人,他们无一不是率军大获全胜、斩首众多,或为战役胜利作出突出贡献者。而李广在武帝朝五次出征匈奴,三次未遇敌,两次几乎全军覆没,这样的战绩自然难以达到封侯的标准。在决定李广最终命运的漠北大战前,武帝之所以认为李广“数奇(jī)”,让大将军卫青不要对其委以重任,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李广战绩不堪而造成的。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李广个人表现良好,但团队战绩不堪入目呢?大家知道,治军当严,以纪律为先。一支军队若没了纪律,是不可能打胜仗的。而恰恰李广治军,军队的纪律性很差,其行军队列不密,军队管理文书一律简化,甚至夜晚宿营的时候,也不向远方派出斥候(侦察兵)。尽管这样的做法很受官兵欢迎,故而官兵乐于为李广效命。但与强敌相遇时,部队却因为缺乏必要的组织和纪律要求,战术执行能力极为糟糕。仗打顺了还行,一旦稍有不利,往往造成全军溃败。虽然靠着李广的高超武艺及个人英雄主义的大无畏精神,部队能够暂时稳住局面。可一旦没有援兵,基本上就是全军覆没。就像在学校里,有的老师管得松,学生高兴;有的老师管得严,学生怨声载道。不过一旦考试,不用想就能知道,自然是严格要求下的学生成绩更理想。
与李广同时期的汉军名将程不识曾对李广的治军评价道,虽然李广“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官兵们很高兴,愿意为他卖命,但是“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如果敌人前来玩命,他们就顶不住了。与李广相比,程不识治军恰好是另一个样子,他对军队的行军、扎营、训练、备战等管理十分严格,公文处理、绩效考核等也毫不含糊,常常令官兵十分挠头。然而正是这种谨慎严格的态度,使程不识虽然也多次和匈奴硬碰硬,却从未受到过较大损失。“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我们虽然辛苦点,但匈奴人却占不着我们便宜。明代著名学者黄淳耀是这么评价李广的:“广非大将才也,行无部伍,人人自便,此以逐利乘便可也,遇大敌则覆矣。太史公叙广得意处,在为上郡以百骑御匈奴数千骑,射杀其将,解鞍纵卧,此固裨将之器也。若夫堂堂固阵,正正之旗,进如风雨,退如山岳,广岂足以乎此哉?淮南王谋反,只惮卫青与汲黯,而不闻及广。太史公以孤愤之故,叙广不啻出口,而传卫青若不值一钱,然随文读之,广与青之优劣终不掩。”确实,与卫青、霍去病等人相比,李广不仅在治军和战术战法上存在很大短板,而且在为人处世与性格上也存在硬伤,再加上皇帝对他的印象难说良好,这种种因素,最终决定了李广虽戎马一生、英勇无比,但其结局却只能以悲剧收场。但或许正因如此,才让李广这一“悲情英雄”得以被后世无数文人墨客所垂青与崇敬吧!
作者:林森
版权声明:本文由「鱼羊秘史」原创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