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OpenAI正式发布ChatGPT,自此人工智能AI科技潮迅速席卷全球。今年初,DeepSeek的问世进一步推动了人工智能产业全面爆发,为抢抓市场发展机遇期,国内各大地区都纷纷行动,成立产业基金。
以广东和苏州为例。最新消息显示,广东和苏州都在组建规模100亿元的人工智能产业基金。
01
广东、苏州组建100亿产业基金
近日,恒健控股公司与广东工行、工银投资举行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共同推动组建总规模100亿元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
根据合作协议,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100亿元,首期规模20亿元,将重点围绕省内外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领域产业链进行投资布局。
据“广东国资”介绍,目前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已储备拟投资项目10余个。
苏州方面,据“苏州创新投资集团”消息,今年以来,苏州正在由苏创投牵头筹建的各类专项产业基金、人才基金等总规模近千亿元,其中首批基金规模700亿元。
基金主要包括医药产业基金(100亿)、新能源产业基金(50亿)、战新强链并购基金(100亿)、人工智能产业基金(100亿)、具身机器人产业基金(100亿)、空地网联基金(50亿)以及人才基金(100亿)、链主企业基金(50亿)以及早期投资基金群(50亿)。
其中,人工智能产业基金规模100亿元。据介绍,人工智能产业基金是对今年苏创投围绕人工智能领域拟新设系列相关产业基金的整合,意在为苏州持续壮大发展人工智能的长期资本、战略资本、耐心资本,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02
多省市推新政 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新机遇
近期,全国多地相继发布了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涉及广东、苏州、四川、珠海、山东等地。
其中,广东省政府近日印发的《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其中包括支持企业整合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等12条具体举措。
12条措施涵分别为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优质企业、打造应用场景、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丰富数据要素供给、完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开源创新生态、引育高水平领军人才、加强产业投融资、推进标准体系建设、打造高端交流平台以及建立包容审慎监管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广东乃至全国的科技创新之城,深圳工信局在其近日印发的《深圳市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6年)》的通知和《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行动计划(2025—2026年)》中提到,到2026年,人工智能终端产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全市人工智能终端产业规模达8000亿元以上、力争1万亿元。全市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3000家,独角兽企业超10家,产业规模年均增长超20%。
苏州工信局发布了《加快发展AI芯片产业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从做强骨干核心企业、布局建设创新平台、集聚高端芯片人才、实现关键技术突破、支持开展标准研制、推进重点产品量产、加快产业协同联动、开放规模应用场景、着力强化金融支撑、打造多元产业生态等十个重点方向出发,明确了具体的措施,并提出了资金补助“大礼包”,最高补助1亿元。
四川省《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若干政策》围绕人工智能领域企业最急迫的重大问题,计划3年投入12亿元,全力打造“科技攻关更聚焦、场景开放更丰富、算力供给更普惠、产业生态更完善”的人工智能发展环境。
据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厅长路松明介绍,《政策》主要包括加大技术攻关支持力度、大力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加快推动人工智能终端应用和场景培育、强化算力和数据供给能力、着力构建要素保障体系等5个部分。
珠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制定的《珠海市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十项具体措施,并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资金补助,最高补助给予最高3000万元的资助。
未来,珠海将支持企业整合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支持机器人关键技术攻关。面向机器人运动控制算法、灵巧手、高精度传感器、柔性关节、球形电机等领域组织开展技术攻关,组织开展“揭榜挂帅”任务。同时支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中心建设。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开展联合攻关。鼓励建设机器人数据训练场、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研发中心、RISC-V开源生态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