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是秦朝名将,秦朝建立后,他率领三十万大军北伐匈奴,夺回河套地区。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后来,赵高假造诏书,赐蒙恬死。蒙恬临死前留下了两句话,而这两句话竟引得数百年后的枭雄曹操每读一次就哭一次。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们先看看蒙恬,他的家族世代为秦将,根据《史记》记载:“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大父蒙骜,自齐事秦昭王,官至上卿。”从蒙恬的祖父起,蒙家便为秦国征战。蒙骜征讨韩、赵,蒙恬之父蒙武随名将王翦灭楚,都立下了赫赫战功。
蒙恬自小便展现出绝佳的军事天赋,他从小就立志为秦国效忠,立下不世之功。“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
蒙恬与兄弟蒙毅为秦国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建立了王朝,而蒙恬在攻灭最后一国齐国时立下了功劳。蒙恬38岁被封为将军,之后在秦始皇统一全国的最后一块版图――齐国时,发挥了重要作用。蒙恬在灭齐的战争中,跟着大将王翦立下了赫赫战功。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蒙恬负责戍边守国抗击少数民族的进犯。他不仅在对匈奴的作战中博得了“战神”的名号,并且在长城的修建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可以说,蒙恬身为秦朝大将,不仅对秦国忠心耿耿将自己此生都贡献给了秦国,此人有忠义气节,而且积累了足够的名望和实力。
蒙恬之死,蒙氏家族的灭亡
蒙恬家族四世三公,在秦廷好几个时代都是位极人臣。但他们却与胡亥,宦官,赵高为敌,使的蒙氏家族灭族,让人不寒而栗。
秦始皇非常尊宠蒙氏,倚重蒙恬,并且爱屋及乌的亲近蒙恬的亲弟弟蒙毅,蒙毅也官职上卿,至此,蒙恬主外,掌握秦国军事力量,蒙毅主内,主持朝政,蒙氏家族权利在家族的权利时上,达到了顶峰。
物及则必反,事物的变化规律就是由盛到衰,由衰到盛,这也是历史的必然规律。蒙氏权利达到顶峰的时候,隐患已经开始显现。由于蒙恬两兄弟深受秦始皇的赏识,以及触及到宦官赵高和秦相李斯的利益,赵高还曾经被蒙毅审问过。所以这些新仇旧仇叠加来,赵高必须要报仇,他在等待一个时机。
终于这个机会来了,秦始皇嬴政游会稽途中患病,派身边的蒙毅去祭祀山川祈福。 不久秦始皇在沙丘病死,死讯被封锁,赵高担心扶苏继位,蒙恬得到重用,对自己不利,就扣住遗诏不发,与胡亥密谋篡夺帝位。他又威逼利诱,迫使李斯和他们合谋,假造遗诏。“遗诏”指责扶苏在外不能立功,反而怨恨父皇,便遣使者以捏造的罪名赐公子扶苏、蒙恬死。自知命运的蒙恬没有起兵反抗,为了自证清白,而是选择忠义为国,慷慨赴死,留下了这样一段话:
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信於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馀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
从蒙恬的祖父开始,蒙家三代都被秦国君主所重用和信任,现在蒙恬虽然拥兵三十万,想要叛乱不算一件难事,但知道自己一定会死,却还坚守道义不去谋反,是不愿意辜负祖辈们的教诲和不忘记始皇帝的恩情。蒙恬的这番话掷地有声、字字珠玑,把一个不二臣子的侠骨义胆和舍生取义表现得淋漓尽致。
为何曹操每读一次就哭一次?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这一篇短短的歌行,道出了曹操的志趣和野望,“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可是造化弄人,曹操也像诸葛武侯一样,成了一个壮志难酬的时代悲剧英雄,只不过他的悲剧来的晚了一点点。
而蒙恬的这段话因其忠义而广为流传。东汉末年,它被曹操珍爱。建安十五年(210),曹操已经五十六岁,为了对自己的大半生进行总结,并表示自己没有代汉自立的意思,他写下《让县自明本志令》,又名《述志令》。在其中,他追忆了自己的年轻经历,讲述了自己的生活。
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
曹操在文中写道,他每当想到蒙恬这两句话,就“未尝不怆然流涕也。”至于原因,他在后面也说道:“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曹操的祖父曹腾、父亲曹嵩都是地位尊崇,他自己更是已经当到了丞相,加上自己在朝中任职的孩子们,已经超过了蒙恬的三世了。
曹操之所以痛哭,是因为蒙恬三代被秦重用,自己则是四代被汉重用。在评价上,人们都说蒙恬忠、自己奸。曹操为蒙恬的忠诚所折服,他希望自己对汉朝的忠诚能被认可。毕竟他说过:“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
忠义是人间大道,曹操因为蒙恬的这些话而流泪,何尝不是一个豪杰的侠骨柔情和无限哀叹呢。
谢谢这么可爱的你,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看小编的文章,如果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可以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给小编!喜欢的可以关注小编(通史知兴替),查看更多正史和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