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3月28日讯(记者 高峰)“‘一江清水北上’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每一滴水都长途跋涉而来,可谓来之不易应当倍加珍惜。” 在“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到来之际,3月27日上午,宿迁市水利局副局长陆毅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宿迁属于缺水型城市,他呼吁大家共同营造爱水护水节水良好氛围,为水美宿迁、水润之城增光添彩。
市民在节水承诺签名板上签名(宿迁市水利局供图)
宿迁属于缺水型城市,这突破了宿迁当地大数人的认知。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宿迁河网密布,水系发达,拥有京杭大运河、淮河、沂河,骆马湖、洪泽湖“三河两湖”,水资源应该很丰富才对啊?
陆毅解释说,这是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过境水资源量远大于当地水资源量。宿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6.85亿立方米,全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545立方米,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属于缺水型城市,“我们感觉不到缺水是因为宿迁涉水单位全力调水补湖,依靠‘南水北调’工程从长江调水,经过6级泵站提升高度24米,调往宿迁的水是名符其实的‘水往高处流’。‘一江清水北上’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每一滴水都长途跋涉而来,可谓来之不易应当倍加珍惜。”
据介绍,“十四五”宿迁全市用水量上限27.5亿方,2023年全市平均降水量1021.7毫米,比多年平均偏多11.5%,属于平水偏丰年份,全市总用水量约24.76亿方,农业用水占比78.4%,其余占比21.6%。2023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同期分别下降17.6%、16.1%。
近年来,宿迁市水利局坚持科学治水、严格护水、提倡节水,加快构建现代水网体系,严格管理和优化配置水资源,建设人民满意幸福河湖,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创成国家节水型城市,2018年创成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2019年入选国家黑臭水体整治示范市,2020年河湖长制工作获国务院表彰激励,2022年入选国家再生水利用配置首批试点城市,2023年度入选现代水网建设先导区全国首批试点市……
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