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的日本兵,为何喜欢与敌人拼刺刀呢?一战以后,枪械在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欧洲军人已经摒弃了白刃战的作战理念。但在二战之中,日本兵却仍然痴迷于白刃战战术。这样的原因,是源于两场战役和一个人的主导。正是这个人让日本兵痴迷于白刃战和剖腹的武士道精神。这个人就是日本天皇的老师,乃木希典。
甲午海战时期,乃木希典率领着日本兵,侵略了辽东半岛。当时的日本兵仅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就顺利拿下了旅顺。在这次与清军的交锋中,日军在一个冲锋后,随即展开白刃战,面对作战勇猛的日本,清军溃不成军。乃木希典所主导的此次战役成为了日军的一个传奇。随后日本在冲锋之后,发起的白刃战更是屡战屡胜。一时间日军高层和乃木希典就认为,日军的刺刀战术是无比厉害的。其实并非是日军很强,而是清军的作战意志不坚定,这就是日军在辽东屡战屡胜的真正原因。
在日俄战争中,日本陆军略胜于俄军的原因并不是白刃战的功劳。但因日军赢得了日俄战争的胜利,主导这场战争的将领乃木希典,一战成名。日军更是吹捧起乃木希典为日军的一代军神。于是乃木希典主张的猪突战术,以及刺刀白刃战术又被日军上下,开始极力吹捧。
随后乃木希典成为了日本天皇的老师。乃木希典大力提倡白刃战战术和武士道精神,于是日本陆军就更加重视拼刺刀的传统战术。从此以后战败后的日本将领,更是以剖腹自尽的方式,证明自己的武士道精神。二战前期,在敌我装备不好,近距离交火的情况下,日军的刺刀白刃战战术,确实做到了横行一时。
但到了太平洋战场上,日军的对敌形势却发生了逆转。美军现代化的装备,在太平洋战场上打得日军毫无还手之力,日军根本没有发动白刃战的机会。日本由于资源匮乏,再加上甲午海战和中俄战争,让乃木希典成名,日军尝到了白刃战的甜头,所以日本陆军才会痴迷于白刃战战术。但美军当时武器的机械化程度,可不是俄军和清军所能比拟的。
虽然美军也装备有刺刀,但美军的刺刀,是在紧急情况下才会使用的。美军强大的远程炮火,让日军很难突破到400米的距离。近距离交战,美军自动枪械的火力,又对日军的火力形成了全面压制。所以日军是没有发动,白刃战战术机会的。因此便可以说,日军最想以白刃战战术对敌的对手是美军,可惜美军不给日本兵拼刺刀的机会。战争比拼的不只是士兵的意志,还有国家的综合国力,以及军事科技水平。图片来自网络与文章内容无关,侵权删除撰稿者:月光下的怀草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