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3月24日是第29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是“你我共同努力终结结核流行”,旨在倡导全社会关注结核病防治,不断增强健康意识,共同终结结核流行。
结核病,俗称“痨病”,可以侵害人体的各种器官,以肺结核多见。根据推测,结核病至少在2000年前就开始在人类中传播。19世纪的欧洲把结核病视为白色瘟疫,20世纪30年代,中国还处于“十痨九死”的状态。
肺结核≠肺炎
肺结核和肺炎早期典型症状十分相似,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咳嗽、发热等症状。不少患者在发病初期误认为是患上了肺炎,结果延误了病情,还给家人带来被传染的风险。那么肺结核与肺炎的区别具体有哪些呢?
1、病因不同:肺结核主要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而肺炎最常见的病因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
2、症状不同:肺结核起病缓慢,发病时间长,表现为低热、长期咳嗽咳痰,可伴有痰中带血等症状。肺炎一般起病较急,常见有发热、咳嗽、咳痰,伴有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症状。
3、治疗不同:肺结核需要使用几种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盐酸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等)联合治疗,而肺炎根据致病菌不同采取不同的抗细菌、抗病毒等药物治疗方法。
4、病程不同:目前肺结核的治疗疗程一般需要6—12个月,而多数肺炎抗感染治疗0.5—1个月后可达到临床治愈。
肺结核如何起病和传染?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2周或痰中带血,及午后低热、夜间盗汗、乏力和消瘦等全身症状,除少数可急起发病外,临床上多呈慢性病变过程。
健康人群感染后并不一定会发病,只有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结核分枝杆菌才引起发病。研究表明,一个未经治疗的传染性肺结核患者一年中可以感染10—15个健康人,感染后发展为结核病患者的机会约为5%—10%左右。
怀疑得了肺结核怎么办?
早期发现和治疗肺结核对患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如有咳嗽、咳痰≥2周、咯血或痰中带有血丝等疑似结核症状,请及时到结核病定点医院结核病门诊接受检查,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治疗是肺结核能否治愈的关键。
闵行区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如何预防肺结核
预防措施
1、不要随地吐痰,咳嗽或打喷嚏时,应当避让他人、遮掩口鼻,进入公共场所需佩戴口罩。室内场所应勤开窗多通风,建议每天至少通风2—3次,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
2、卡介苗是目前唯一获准使用的结核病疫苗,婴儿出生后在24小时之内接种卡介苗,能够有效预防婴幼儿结核性脑膜炎和播散性结核病的发生。
3、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
4、对于结核病的高危人群,如儿童、老年人、糖尿病患者、艾滋病人,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的师生等新近潜伏感染者可进行预防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