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铁论》一书,看似讨论的是经济问题,其实涉及到当时西汉王朝的方方面面。代表朝廷的御史太夫桑弘羊提出,朝廷制定的相关经济措施,均输的前提是地方向朝廷缴纳贡物和税收粮资的方便。是为了朝廷根据用度,随时支配,减少往来京城再分配的繁琐。这样的目的是使百姓劳逸得当,可以随时购买所需的来自全国各地的物资。而平准,是一种市场干预措施,实现对市场的掌控和调节,同时防止商人哄抬物价,使百姓各安其业,不为了物价膨胀而担心。上述这些经济措施,历代包括当今基本上仍在延续。
《盐铁论》
既然上述的经济措施,古今皆在沿用,自然有其合理性和有效性。那么为何代表民间的贤良文学儒生一方为何提出异议呢?这个异议在后世是否仍然存在?且看儒生如何告诉这些朝廷大臣,究竟政策的实施,到了社会低层变成了什么样子。儒生指出,远古时候设立“赋税”,是征收他们所收获的物品,不会强求他们交无法收获的物品。所以农民征收的是农产品,妇女缴纳纺织品。现在的情况恰恰相反,要求征收他们不能收获和生产的物品,百姓只能贱卖农产品,再去换回朝廷征收的物品,来满足官员的要求。
汉昭帝时期举行盐铁会议
民间儒生一方,并非不知道朝廷实行相应的经济措施的必要性。他们提出反对这一政策的出发点,是政策制定后,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与政策本身相违背的事情,弄巧成拙。这样一来,百姓就会把怨恨加在朝廷制定的措施上。而朝野双方都知道,朝廷所谓的政事,本身就包括经济财富。因此御史大夫说,朝廷控制自然资源,管理关卡集市,掌握物价的调控,适时地开放市场,促进物资流通,根据需要物资的轻重缓急来治理国家。接着御史大夫所举的例子,无外乎,朝廷丰收年份储备物资,为了凶年恶岁时调配物资用来周济天下,这些都是有据可查的。
古代粮仓示意图
贤良文学一方则认为,朝廷储存物资和调配,并非王政自身的功劳,而是百姓“力耕”的功劳。因为没有百姓的耕种,就没有朝廷的物资储备。辩论到此,接下来是“以农强国”和“以经济强国”的争论。朝廷一方所有的观点都围绕发展工商业使朝廷国库充盈;民间一方所有的观点皆是认为农业的稳定,是一切工商业繁荣的前提;并认为“兴商抑农”,本身就是“退本进末”。农业是根本,工商业为了农业服务,是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的运用。农业解决百姓基本生活需求;工商业“导民以利”,使全社会趋利,造成是奢靡浮华攀比之风。
盐铁论现场
在儒生说的这段话中,提到了古代的税赋征收方式,那就是农民交十分之一的税,按照时节去湖泊鱼塘捕鱼,国家不禁止。这种情况下,耕种三年就有一年的余粮,九年耕种就有三年的余粮;税赋抽取一年余粮,大约还剩两年余粮。提到夏朝、商朝都是延续这种方式,而让百姓自家首先有足够的防备水患灾荒的余粮。儒生指出,如果百姓不耕种,即使占有山海资源,广开通商的渠道,还是不能使朝廷富强的,只有让百姓“家中有粮,心中不慌”,百姓自然就安宁的,天下安则社稷强。儒生引用《诗经》的话“百室盈止,妇子宁止”;意思就是家家户户都富足,妇女小孩都安宁。
儒生说的这些,是从百姓方面出发,并推论出,朝廷的长治久安,实际就是使百姓安宁富足的生活在国度里;安宁不生异心,富足不会反叛。所谓的“江山社稷稳固”也不正是如此吗。御史大夫桑弘羊发现了儒生言语中的漏洞,即儒生的建议就是国内自产自销,仅限于“朝廷对内”。然而江山土地所产有限,还需要从外界获取,这就是现在所谓的“对外贸易”。
桑弘羊剧照
这阶段的辩论,两方看似在说同一个问题,其实说的又不是同一个问题。儒生的观点:认可朝廷加强内需,而促成的商业流通。提出应该以稳定农业为基础,采取物资流通的均输,最大限度的满足全国百姓的需求。御史大夫一方的观点,从朝廷层面出发,认为“治理一国非一家”,内需稳定的同时,还应该充实国库财政。这就涉及到“为国揽财”的问题,而制定的均输、平准等经济政策,根本上是为朝廷服务的。
至于朝廷一方在这时候把问题扯到“对外贸易”,其目的是“为国用,为我用”。而儒生在之后的辩论中,认为,对外贸易换回的物品,非本国自产,所谓“物以稀为贵”,贵则奢,这一方面就造成财富外流;另一方面又会“上行下效”,奢靡之风盛行,于民心和朝廷的长治久安不利。
《盐铁论》第6讲,可关注,欢迎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