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母校的
机器人项目或将落地常州!
上海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袁建军: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是 上海大学毕业生,上春晚的人形机器人也让我们学校“火”了一把。
上海大学读研期间的王兴兴在实验室
在日前举行的常州上海经贸周活动上
上海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袁建军
带来了一个重磅消息
“我们很快会有合作项目落地常州”
2月20日,常州在上海举办经贸周活动。这是常州连续第19年在上海举办经贸周活动, 签约项目30个,总投资额约308.1亿元, 涉及新型电力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机器人、半导体、文旅等多个领域。
据金坛控股消息,“机器人+新材料”专项产业投资基金、机器人暨智能系统创新中心等机器人项目也在现场签约。
观察常州在上海的经贸活动,从总部项目到智能终端,从芯片项目到投资基金,常州与上海,优势互补、互通有无,协同构筑产业版图。
2024年10月14日,理想汽车第100万辆整车在江苏常州下线。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近年来,常州致力于建设新能源之都。新能源产业规模超8600亿元,整车生产近80万辆。常州获授“中国新能源之都”产业名片,上海也出了一份力——璞泰来、巴斯夫等代表企业加速动力电池等前沿领域的技术研发和转化,常州超过90%的新能源进出口贸易通过上海往来。
通过这一平台,一大批来自上海的技术成果在常孵化量产、落地生根,成为常州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也有一大批常州产品配套上海、走向世界。
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
当前 ,常州加快布局合成生物、低空经济、机器人、第三代半导体、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与上海的地理位置优势被塑造为常州的产业发展优势。
在机器人领域,国内每四台工业机器人中,就有一台出自常州。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能够助力传统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而常州的产业基础也为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应用提供实验场景。
此外,常州积极对接上海科创,加快打造长三角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上海技物所、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建宇介绍,墨子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团队落户常州科教城,带领更多的年轻科技人才,把国家的重大科研成果转化为商业航天的产业,让更多的“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