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号于2020年12月17日安全着陆,成功完成其月球取样任务。
嫦娥五号探测器的成功不仅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的重大突破,也展示了人类对宇宙探索的不懈追求,嫦娥五号的任务从发射到返回的整个过程充满了挑战和创新,下面将对这次任务的一些关键点进行详细的解析:
整体任务流程
1、发射升空
嫦娥五号探测器搭载长征五号遥五火箭于2020年11月24日凌晨4时30分从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这一过程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三期的重要一步,为后续的月球取样与返回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月球着陆与采样
在经过数天的飞行后,嫦娥五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表面,并自动完成了月面采样工作,采样过程中,探测器采用了多种采样方式,确保了样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3、月面起飞与交会对接
完成采样任务后,探测器从月面起飞,并与轨道器在月球轨道上成功交会对接,这一过程展现了复杂的航天技术操作和精确的轨道控制能力。
4、返回地球
携带月球样品的返回器从月球轨道出发,经历再入地球大气层的严峻考验,最终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返回器采用半弹道跳跃方式再入返回,确保了样品的安全与完整。
任务特色与创新点
1、无人自主采样
嫦娥五号实现了无人自主月面采样及封装的全流程自动控制,这在人类的月球探测历史上尚属首次,展示了中国在深空探测技术领域的创新与突破。
2、复杂交会对接技术
在月球轨道上的交会对接技术是此次任务的又一大技术难点,嫦娥五号任务中,探测器与轨道器的精准对接,体现了极高的技术水平和控制精度。
3、再入返回技术
为了确保样本的完整性和减少地球大气层对样本可能产生的污染,嫦娥五号采用了先进的再入返回技术,确保返回器以适宜的速度和角度安全穿越大气层。
嫦娥五号的成功不仅为中国的太空探索史增添了浓重一笔,也为全人类的月球科研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经验,展现了中国航天的实力与潜力,这些珍贵的月球样本将在科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助力人类更深入地理解月球乃至太阳系的历史与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