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Redission看门狗机制中的为了保证原子性的Lua脚本的写法规则是什么样的呢 ?
对于源码中的Lua脚本又是什么意思?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首先,我们先基本的熟悉一下lua脚本的逻辑
在Lua脚本中,if (…) then … end 语句的执行过程详细说明:
使用示例:
local a = 10 local b = 20 if a < b then print("a is less than b") else print("a is not less than b") end -- 输出: a is less than b
这个例子中,条件表达式a < b的值为真(true),因为10确实小于20。因此,Lua执行了then后面的print语句,输出了"a is less than b",然后遇到了end关键字,if语句的执行结束。
如果条件表达式的值为假(例如,如果我们将a的值改为30),则Lua会跳过then后面的代码块,直接执行else后面的代码块(如果提供了else部分的话)。如果没有提供else部分,并且条件为假,则if语句之后的代码将直接继续执行。
了解了基本的语法
我们来看下Lua脚本:
-- 检查键是否存在 if (redis.call('exists', KEYS[1]) == 0) then -- 如果键不存在,这里尝试对不存在的键进行hincrby操作是没问题的,如果不存在,则会自动的新建一个hash的对象并给其中的子key赋值 -- 因为hincrby是操作哈希表中字段的命令,而键本身不存在时无法直接对其哈希表进行操作 redis.call('hincrby', KEYS[1], ARGV[2], 1); -- 这行会失败,因为KEYS[1]不存在 redis.call('pexpire', KEYS[1], ARGV[1]); -- 尝试设置过期时间,但由于前一行可能失败,这行的执行也可能不符合预期 return nil; -- 返回nil,表示键不存在但尝试进行了操作 end; -- 检查哈希字段是否存在 if (redis.call('hexists', KEYS[1], ARGV[2]) == 1) then redis.call('hincrby', KEYS[1], ARGV[2], 1); -- 如果字段存在,递增其值 redis.call('pexpire', KEYS[1], ARGV[1]); -- 更新键的过期时间 return nil; -- 返回nil,表示字段存在且已被更新 end; -- 如果键存在但字段不存在,或者键和字段都检查过了(即上述两个if条件都不满足) return redis.call('pttl', KEYS[1]); -- 返回键的剩余生存时间(以毫秒为单位)
对于redis中Hash的结构
在redission中也是支持锁重入的,他采用了hash结构来存储锁,其中大key标识这把锁是否存在,小key表示这把锁当前被谁持有。
key:锁的名称
value:
field:当前持有者的id(id+“:”+线程id,小key)
value:state(count)状态变量
上一篇:wi10的亮度在哪里
下一篇:DocKer 复制本地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