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等保要求
1. 等级保护基本介绍
定义与目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是中国对信息系统实行的分等级安全保护制度,旨在保障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通过实施等级保护,可以有效防范和管理信息技术风险,提升国家层面的安全水平。
发展历程:从199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到2017年《网络安全法》的实施,等级保护经历了起步、标准化、发展、2.0时代四个阶段。
法律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明确了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法律地位,强调了网络运营者应履行的安全保护义务。
2. 等级保护的核心内容
定级与备案:根据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及其一旦遭受破坏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确定其安全保护等级,并向相关管理部门报备。
建设与整改:依据确定的等级要求,进行信息系统的安全建设和整改,以满足相应等级的安全标准。
测评与监督:由授权的第三方测评机构对信息系统进行评估,并由相关部门监督检查等级保护的实施情况。
3. 等保2.0的主要变化
保护对象拓展:随着新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的发展,等保2.0的保护对象范围进一步扩大。
防御体系转变:从被动防御向事前预防、事中响应、事后审计的动态保障体系转变,注重全方位主动防御和全面审计。
技术与管理要求优化:将安全要求细分为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涵盖了从物理环境到安全管理中心的各个方面。
等保2.0实施细节
安全物理环境:评估信息系统的物理环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如机房安全、设备防盗防破坏等。
安全通信网络:检查网络架构、通信传输、访问控制等网络安全措施的有效性。
安全区域边界:评估网络边界安全防护、入侵防范、访问控制等措施。
安全计算环境:评估服务器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防病毒措施、系统漏洞管理等涉及应用程序的安全设计、安全编码、身份认证、权限控制等。
安全管理中心:包括日志统一管理、配置策略集中管控等保护措施。
安全管理:评估信息安全管理的组织结构、人员安全、系统建设管理、运维管理等。
等保2.0扩展要求
云计算平台安全扩展要求:云计算平台需要单独定级备案,不能承载高于自身安全级别的信息系统。
大数据安全扩展要求:将具有统一安全责任单位的大数据作为一个整体对象定级。
物联网安全扩展要求:物联网应作为一个整体对象定级,主要包括感知层、网络传输层和处理应用层要素。
移动互联网的安全扩展要求:移动互联技术应作为一个整体对象定级,与采用移动互联技术等级保护对象的应用环境和应用对象一起定级。
工业控制系统扩展要求:工业控制系统主要由生产管理层、现场设备层、现场控制层和过程监控层构成,其中生产管理层的定级对象确定原则见其他信息系统,其余层次应作为一个整体对象定级。
测评合格要求提高
测评上文归纳标准调整:相较于等保1.0,等保2.0测评的标准发生了变化,测评上文归纳分为优(90分及以上)、良(80分及以上)、中(70分及以上)、差(低于70分),70分以上才算基本符合要求,测评要求更加严格。
测评阶段细化:测评过程通常包括定级、备案、测评、整改、监督检查等阶段,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FAQs
1、问:等保2.0与等保1.0有什么主要区别?
答:等保2.0在法律地位、保护对象、防御体系、技术与管理要求等方面进行了重大更新,它强化了可信计算技术,构建以可信计算为基础的核心技术体系,同时将安全要求细分为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涵盖从物理环境到安全管理中心的各个方面,等保2.0还针对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提出了扩展要求。
2、问:为什么要进行等保测评?
答:进行等保测评是为了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信息泄露、非法篡改和拒绝服务等安全威胁,等保测评不仅是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是提高信息系统安全防护能力、降低安全风险的有效措施,对于不符合等级保护要求的信息系统,可能会面临法律责任和行政处罚。
以下是一个关于“国家等保要求服务简介”的介绍示例:
序号 | 服务项目 | 国家等保要求级别 | 服务简介 |
1 | 网络安全防护 | 二级 | 提供网络安全防护服务,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数据加密等,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
2 | 数据备份与恢复 | 三级 | 对重要数据进行定期备份,并在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进行快速恢复,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
3 | 安全审计 | 二级 | 对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的安全审计,包括安全事件、操作行为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
4 | 系统漏洞扫描与修复 | 二级 | 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漏洞扫描,发现漏洞并及时修复,降低安全风险 |
5 | 网络接入控制 | 三级 | 对接入网络的设备进行严格的身份认证和权限控制,防止未经授权的设备访问网络资源 |
6 | 安全运维管理 | 三级 | 建立安全运维管理体系,包括人员管理、操作规范、应急预案等,确保信息系统安全运行 |
7 | 安全意识培训 | 一级 | 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降低内部安全风险 |
8 |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 三级 | 定期进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确保信息系统安全 |
9 | 灾难恢复规划 | 三级 | 制定灾难恢复计划,确保在发生严重灾害时,信息系统可以快速恢复正常运行 |
10 | 安全事件应急响应 | 三级 | 建立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对安全事件进行快速响应和处理,减轻安全事件造成的影响 |
请注意,以上介绍仅供参考,实际国家等保要求可能因不同行业和具体业务需求而有所差异,在实际操作中,请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进行执行。
上一篇:oppo云服务怎么换绑手机号
下一篇:可以配电脑的网站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