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压力测试的目的是评估APP接口在高并发情况下的性能表现,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错误率等指标,测试环境为:服务器配置CPU:4核,内存:8GB,带宽:100Mbps;客户端配置PC机,CPU:4核,内存:8GB。
1、使用JMeter工具进行压力测试,模拟1000个用户同时访问APP接口。
2、设置线程组的循环次数为10次,每次循环持续5分钟。
3、使用Summary Report和Aggregate Report查看测试结果。
1、响应时间
接口名称 | 平均响应时间(ms) | 最大响应时间(ms) | 最小响应时间(ms) | 90%百分位响应时间(ms) |
登录接口 | 50 | 150 | 30 | 70 |
注册接口 | 60 | 200 | 40 | 80 |
查询接口 | 70 | 250 | 50 | 90 |
更新接口 | 80 | 300 | 60 | 100 |
删除接口 | 90 | 350 | 70 | 110 |
2、吞吐量
接口名称 | 每秒请求数(TPS) |
登录接口 | 200 |
注册接口 | 150 |
查询接口 | 120 |
更新接口 | 100 |
删除接口 | 80 |
3、错误率
接口名称 | 错误率(%) |
登录接口 | 5 |
注册接口 | 3 |
查询接口 | 2 |
更新接口 | 1 |
删除接口 | 1 |
1、根据测试结果,登录接口的平均响应时间为50ms,吞吐量为200TPS,错误率为5%,性能表现较好,建议继续保持优化。
2、注册接口的平均响应时间为60ms,吞吐量为150TPS,错误率为3%,性能表现尚可,建议对数据库进行优化,提高响应速度。
3、查询接口的平均响应时间为70ms,吞吐量为120TPS,错误率为2%,性能表现一般,建议对查询语句进行优化,提高查询效率。
4、更新接口的平均响应时间为80ms,吞吐量为100TPS,错误率为1%,性能表现较差,建议对更新操作进行优化,提高响应速度。
5、删除接口的平均响应时间为90ms,吞吐量为80TPS,错误率为1%,性能表现较差,建议对删除操作进行优化,提高响应速度。
通过本次压力测试,我们对APP接口在高并发情况下的性能表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登录接口的性能表现较好,其他接口存在一定的性能瓶颈,建议针对这些瓶颈进行优化,提高整体性能。
以下是一个简化版的接口压力测试报告的介绍格式,你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补充:
序号 | 测试项目 | 测试目的 | 测试指标范围 | 准备工作 | 测试用例及结果 |
1 | 接口服务系统性能测试 | 检测接口服务系统的性能情况 | CPU、内存、响应时间等 | 环境准备、数据准备、工具准备 | 各个接口的测试数据、响应时间等 |
2 | 并发用户测试 | 测试系统能够支持的并发用户数量 | 用户数、响应时间等 | 模拟并发用户工具、测试脚本 | 不同用户数下的系统响应情况 |
3 | 稳定性测试 | 检验系统在持续压力下的稳定性 | 运行时间、错误率等 | 长时间运行监控、错误日志收集 | 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指标 |
4 | 极限压力测试 | 测试系统在极限压力下的性能和稳定性 | 最大用户数、最大请求量等 | 极限压力场景构建、监控工具 | 系统在极限压力下的性能和稳定性指标 |
5 | 性能瓶颈分析 | 分析系统性能瓶颈,为优化提供依据 | 各个组件性能数据 | 性能分析工具、系统监控 | 各个组件的性能数据和瓶颈原因分析 |
这个介绍仅供参考,你可以根据实际测试需求,增加或减少相应的测试项目和指标,希望这个介绍能帮助你完成接口压力测试报告的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