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OpenCV中cv::Mat的深拷贝和浅拷贝问题?
深拷贝
:分配新内存的同时拷贝数据,当被赋值的容器被修改时,原始容器数据不会改变。浅拷贝
:仅拷贝数据,当被赋值容器修改时,原始容器数据也会做同样改变。
深拷贝是b = a.clone();和a.copyTo(b);
浅拷贝是b = a;和 b(a);
2、边缘检测的流程是什么?
1) 使用高斯滤波器,以平滑图像,滤除噪声。
2) 计算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梯度强度和方向。
3) 应用非极大值(Non-Maximum Suppression)抑制,以消除边缘检测带来的杂散响应。
4) 应用双阈值(Double-Threshold)检测来确定真实的和潜在的边缘。
5) 通过抑制孤立的弱边缘最终完成边缘检测。
3、opencv中RGB2GRAY是如何实现的?
在OpenCV中,RGB2GRAY的转换是通过寻找一个从三维空间到一维空间的映射来实现的。这个映射基于RGB色彩空间的基础,即叠加型三原色(红绿蓝)的应用。具体实现时,使用了一个公式来完成这种映射:Gray = 0.29900×R + 0.58700×G + 0.11400×B。
4、连续图像转化为数字图像需要进行哪些操作?
采样后的图像虽然在空间分布上是离散的,但各个像素的取值还是连续的,因此需要将这些连续变化的量转化为有限的离散值。量化就是把采样区域内表示亮暗信息的连续点离散化后,再用数值来表示,一般的量化值都为整数。
5、数字图像中有哪些特征?
空间特征;颜色特征;纹理特征;频域关系特征;
6、Opencv中的图像类型和深度有哪些?
OpenCV中的图像类型和深度是通过Mat对象的数据类型来定义的。这个数据类型是由两部分组成:数据的深度(即数据类型)和通道数。数据的深度决定了每个像素可以表示的值的范围和精度,而通道数决定了图像可以包含的颜色信息量。
图像深度:
在OpenCV中,图像深度是指每个像素值的位数。常见的图像深度包括:
CV_8U:8位无符号整数(0-255)。这是最常见的图像类型,用于标准的灰度图或彩色图像。
CV_8S:8位有符号整数(-128到127)。
CV_16U:16位无符号整数(0-65535)。用于更高动态范围的图像。
CV_16S:16位有符号整数(-32768到32767)。
CV_32S:32位有符号整数。
CV_32F:32位浮点数。这种类型常用于更复杂的图像处理,如图像转换时的小数点操作。
CV_64F:64位浮点数。提供了更高的精度,用于精确的科学计算。
7、几何变换有哪些?
平移变换、旋转变换、缩放变换、对称变换、错切变换、投影变换、仿射变换、透视变换;
8、图像插值方法有哪些?
图像插值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9、图像锐化是什么?
图像锐化是一种图像处理技术,用于补偿图像的轮廓,增强图像的边缘及灰度跳变的部分,从而使图像变得清晰。这种处理主要分为空间域处理和频域处理两类。图像锐化的目的是突出图像上物体的边缘、轮廓,或某些线性目标要素的特征。这种滤波方法提高了物体边缘与周围像元之间的反差,因此也被称为边缘增强。
10、监督学习和非监督学习的区别是什么?
数据标签:监督学习使用的是带有标签的数据,这些数据已经标注了正确的答案或结果。非监督学习则使用没有标签的数据,模型需要自行发现数据中的结构和模式。
学习目标:监督学习的目标是预测结果或分类,基于已有标签进行学习。非监督学习的目标是发现数据中的隐藏结构,例如将数据点分组或降维。
应用场景:监督学习常用于图像分类、语音识别等需要明确结果的场景。非监督学习则适用于无先验知识的场景,如社交网络分析、市场细分等。
11、简述聚类算法?
聚类算法是一种无监督学习方法,主要用于将相似的样本自动归到一个类别中。它按照某个特定标准(如距离准则)将数据集分割成不同的类或簇,使得同一个簇内的数据对象的相似性尽可能大,同时不在同一个簇中的数据对象的差异性也尽可能地大。换言之,聚类后同一类的数据会尽可能聚集到一起,不同类数据尽量分离。
11、简述目标检测算法?
目标检测算法的主要任务是识别图像或视频中的目标物体,并确定其位置。这些算法通常分为传统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两大类。
传统方法,如Adaboost+Harr和HOG+SVM,通常涉及到穷举搜索框、设置目标大小范围和高宽比例、提取特征(如HOG、Harr、LBP等)以及过分类器(如Adaboost、SVM等)进行最终分类等步骤。这种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完成目标检测任务,但效率较低,且对于复杂场景和多变的目标形态,其检测效果可能并不理想。
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则更为先进和高效。这些算法大体上可以分为Two Stage和One Stage两类。
Two Stage方法首先生成候选区域(Region Proposal),这些区域可能包含待检物体。然后,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对这些区域进行样本分类和位置精修。代表性的Two Stage算法有R-CNN系列,R-FCN等。其中,R-CNN算法通过将深度学习引入目标检测领域,大大提高了检测精度。然而,Two Stage方法通常计算量较大,处理速度较慢。
One Stage方法则直接在网络中提取特征来预测物体分类和位置,无需生成候选区域。常见的One Stage目标检测算法有YOLO系列算法、SSD系列算法等。这些方法处理速度快,实时性好,但在检测精度上可能稍逊于Two Stage方法。
12、简述分类算法?
分类算法是通过对已知类别训练集的计算和分析,从中发现类别规则并预测新数据的类别。分类算法的目的是将数据集中的每个样本映射到一个或多个预定义的类别中。
13、简述分割算法?
14、图像增强的方法有哪些?
上一篇:AIGC|一文梳理「AI视频生成」技术核心基础知识和模型应用
下一篇:【opencv报错(已解决)】cv2.error: OpenCV(4.10.0) /Users/runner/work/opencv-python/opencv-python/opencv/mod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