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什么是Mybatis?
2. 说说Mybatis的优缺点
3. Xml映射文件中,都有哪些标签
4. #{}和&{}有什么区别
5. Mybatis是如何进行分页的,分页插件的原理是什么
6. Mybatis是如何将sql执行结果封装为目标对象并返回的?
7. Mybatis是怎么将mapper与xml联系起来的
8. 如何执行批量插入(SqlSessionFactory)
9. Mybatis通过jdk动态代理的原理
10. Mybatis的工作原理(重要)
11. Mybatis实现一对一、一对多有几种方式
12. Mybatis是否支持延迟加载?如果支持,它的实现原理是什么?
13. 说说Mybatis的缓存机制
MyBatis
是一个优秀的持久层框架,它支持定制化 SQL、存储过程以及高级映射。MyBatis 避免了几乎所有的 JDBC 代码和手动设置参数以及获取结果集。MyBatis 可以使用简单的 XML 或注解来配置和映射原始类型、接口和 Java POJO(Plain Old Java Objects,普通的 Java 对象)为数据库中的记录。注: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公众号“JAVA学习课堂”方便阅读,内容同步更新。
Mybatis是持久层框架,半自动ORM框架,对JDBC操作数据库的过程进行了封装,使得开发者只需要关注sql本身。
JDBC操作数据库:加载JDBC驱动程序、提供JDBC连接的URL 、创建数据库的连接connection、创建一个Statement、执行SQL语句、处理结果、关闭JDBC对象
MyBatis 作为一个优秀的持久层框架,具有许多优点,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潜在的缺点。以下是 MyBatis 的主要优缺点概述:
灵活性:MyBatis 提供了非常灵活的方式来映射 SQL 语句到 Java 对象。通过 XML 配置文件或注解,你可以精确地控制 SQL 语句的生成,这使得在复杂或特定需求的场景中能够编写出精确的 SQL 语句。
避免 JDBC 编码:MyBatis 封装了 JDBC 的底层实现,开发者无需再编写大量的 JDBC 代码,如设置参数、处理结果集等,这大大减少了代码量,提高了开发效率。
动态 SQL:MyBatis 提供了强大的动态 SQL 功能,允许你根据参数的不同动态地生成 SQL 语句。这使得在构建复杂查询时更加灵活和方便。
解耦:MyBatis 将 SQL 语句从 Java 代码中分离出来,放在 XML 配置文件中,这使得代码更加清晰、易于维护。同时,这也使得数据库层的修改可以独立于应用层进行。
插件机制:MyBatis 提供了插件机制,允许你编写自定义的插件来拦截和修改 SQL 语句的执行过程。这为扩展 MyBatis 的功能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良好的性能:MyBatis 在处理大量数据时仍然能够保持较高的性能。它提供了缓存机制来缓存查询结果,避免重复执行相同的 SQL 语句。
SQL 语句编写:虽然 MyBatis 提供了灵活的方式来映射 SQL 语句,但这也要求开发者具备一定的 SQL 编写能力。如果 SQL 语句编写不当,可能会影响性能或引发错误。
XML 配置文件:MyBatis 的配置主要基于 XML 文件,这增加了配置文件的复杂性和维护成本。对于不熟悉 XML 的开发者来说,可能会感到有些困难。
错误处理:MyBatis 没有提供完整的错误处理机制。当 SQL 语句执行出错时,通常需要开发者自行处理错误并给出相应的提示。
学习曲线:对于初学者来说,MyBatis 的学习曲线可能比较陡峭。需要了解 MyBatis 的核心概念、配置方式、映射规则等。
与 ORM 框架的对比:与一些 ORM(对象关系映射)框架相比,MyBatis 需要手动编写 SQL 语句,这可能会增加一些工作量。ORM 框架通常能够自动处理数据库表与 Java 对象之间的映射关系,但在某些复杂场景下可能不够灵活。
依赖数据库:MyBatis 的 SQL 语句是针对特定数据库的,如果更换数据库,可能需要修改大量的 SQL 语句和映射配置。这增加了迁移数据库的难度。
:这是 XML 映射文件的根元素。它通常包含一个 namespace
属性,该属性指向映射文件对应的接口全限定路径。
:用于映射查询操作,包含 SELECT SQL 语句。
:映射插入操作,包含 INSERT SQL 语句。
:映射更新操作,包含 UPDATE SQL 语句。
:映射删除操作,包含 DELETE SQL 语句。
:定义结果集映射规则,将数据库查询结果与 Java 对象属性进行映射。它通常包含
、
、
、
等子标签。
:定义可重用的 SQL 片段,可以被其他语句引用。然后通过
标签引入这个 SQL 片段。
:用于引用已定义的 SQL 片段。
:用于在插入操作后获取生成的主键值,通常用于不支持自增主键的数据库。
动态 SQL 标签:这些标签用于构建动态 SQL 语句,可以根据条件参数动态生成不同的 SQL。包括
、
、
、
、
、
、
等。
:根据条件包含或排除 SQL 片段。
、
、
:类似于 Java 中的 switch-case 结构,根据条件选择执行不同的 SQL 片段。
:用于简化 WHERE 子句的构建,自动去除多余的“AND”或“OR”关键字。
:用于更新语句中动态包含需要更新的字段,同样可以自动去除多余的逗号。
:用于遍历集合或数组,并构建 SQL 语句的 IN 条件等。
:用于配置二级缓存。
MyBatis 提供了两种主要的分页方式:逻辑分页和物理分页。但通常我们讨论的是物理分页,因为它更加高效。
物理分页是通过在 SQL 语句中添加 LIMIT
和 OFFSET
子句来实现的。MyBatis 并没有直接提供物理分页的内置支持,但我们可以使用 MyBatis 的插件机制来扩展其功能,实现物理分页。
分页插件(如 PageHelper)的原理主要基于 MyBatis 的拦截器(Interceptor)机制。以下是分页插件的基本工作原理:
mybatis-config.xml
)中配置分页插件,并设置相关参数,如数据库方言、分页参数等。Interceptor
接口,并在 intercept
方法中完成拦截的。LIMIT
和 OFFSET
子句,以实现分页功能。分页插件步骤:
项目中引入 PageHelper 的依赖。如果你使用 Maven,可以在 pom.xml
文件中添加以下依赖:
com.github.pagehelper pagehelper-spring-boot-starter 你的PageHelper版本号 请注意将 你的PageHelper版本号 替换为当前可用的最新版本号。
MyBatis 配置文件(如 mybatis-config.xml
)或者 Spring Boot 项目的配置文件中(如 application.properties
或 application.yml
)不需要特别的配置(如果使用了 Spring Boot starter 的话)。
使用 PageHelper 进行分页的 Java 代码示例:
import com.github.pagehelper.Page; import com.github.pagehelper.PageHelper;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annotation.Autowired;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Service; import java.util.List; @Service public class YourService { @Autowired private YourMapper yourMapper; // 假设这是你的 MyBatis Mapper 接口 public Page findYourEntitiesByPage(int pageNum, int pageSize) { // 设置分页信息,注意这里 pageNum 和 pageSize 的值是从 1 开始的,不是从 0 开始 PageHelper.startPage(pageNum, pageSize); // 接下来执行的查询会进行分页,注意这里的查询语句会被 PageHelper 拦截并处理 List list = yourMapper.selectYourEntities(); // 使用 Page 对象包装查询结果,Page 对象包含了当前页数据、总页数、总记录数等信息 Page page = (Page) list; // 返回分页数据 return page; } }
使用resultMap标签,做java对象名和数据库列名映射
使用数据库别名
MyBatis 将 Mapper 接口与 XML 映射文件联系起来的原理主要依赖于 JDK 动态代理技术和 MyBatis 的内部实现机制。以下是具体的过程:
.xml
为后缀)。这个文件包含了具体的 SQL 语句、参数类型、结果映射等信息。在 XML 文件中,
标签的 namespace
属性通常设置为 Mapper 接口的全限定名,这样 MyBatis 就能知道这个 XML 文件是为哪个 Mapper 接口服务的。
标签),将查询结果转换成 Java 对象,并返回给应用程序。在 MyBatis 中执行批量插入通常涉及到 SqlSession
的使用,而不是直接使用 SqlSessionFactory
。SqlSessionFactory
是用于创建 SqlSession
的工厂类,而 SqlSession
是执行 SQL 语句的接口。
以下是如何使用 MyBatis 执行批量插入的步骤:
mybatis-config.xml
)和 Mapper XML 文件已经正确配置。SqlSessionFactory
。SqlSessionFactory
打开一个新的 SqlSession
。SqlSession
的 insert()
方法执行。SqlSession
。使用 MyBatis 执行批量插入的示例:
public interface UserMapper { // 通常 Mapper 接口中不会有直接的批量插入方法,但你可以定义一个方法来执行自定义的 SQL int batchInsertUsers(List users); }
UserMapper.xml
INSERT INTO users (column1, column2, ...) VALUES (#{user.property1}, #{user.property2}, ...)
执行批量插入
try (SqlSession sqlSession = sqlSessionFactory.openSession(ExecutorType.BATCH)) { UserMapper userMapper = sqlSession.getMapper(UserMapper.class); List users = ... // 填充用户列表 // 假设 batchInsertUsers 是你的批量插入方法 userMapper.batchInsertUsers(users); // 提交事务 sqlSession.commit(); }
MyBatis 通过 JDK 动态代理实现 Mapper 接口与 SQL 语句之间的关联,其原理步骤:
标签的 namespace
属性设置为 Mapper 接口的全限定名,这样 MyBatis 就知道这个 XML 文件是为哪个 Mapper 接口服务的。
),将查询结果转换成 Java 对象,并返回给应用程序。commit()
和 rollback()
方法来管理事务。演示如何通过 JDK 动态代理实现 Mapper 接口与 SQL 语句之间的关联:
1. Mapper 接口定义
package com.example.mapper; import com.example.model.User; public interface UserMapper { User selectUserById(int id); void insertUser(User user); // ... 其他方法 ... }
2. XML 映射文件
INSERT INTO users (name, age) VALUES (#{name}, #{age})
3. MyBatis 配置文件
import org.apache.ibatis.io.Resources; import org.apache.ibatis.session.SqlSession; import org.apache.ibatis.session.SqlSessionFactory; import org.apache.ibatis.session.SqlSessionFactoryBuilder;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io.Reader; public class MyBatis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resource = "mybatis-config.xml"; try (Reader reader = Resources.getResourceAsReader(resource)) { SqlSessionFactory sqlSessionFactory = new SqlSessionFactoryBuilder().build(reader); try (SqlSession sqlSession = sqlSessionFactory.openSession()) { // ... 使用 sqlSession 调用 Mapper 接口的方法 ... }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在 MyBatis 的内部实现中,当通过 sqlSession.getMapper(UserMapper.class)
获取 Mapper 接口的实例时,MyBatis 会使用 JDK 动态代理为 UserMapper
接口生成一个代理对象。但是,这部分代码是 MyBatis 框架内部实现的,我们不需要直接编写。
通过 sqlSession.getMapper(UserMapper.class)
获得的代理对象,我们可以像调用普通 Java 方法一样调用 Mapper 接口中的方法,MyBatis 会根据 XML 映射文件中的配置执行相应的 SQL 语句:
try (SqlSession sqlSession = sqlSessionFactory.openSession()) { UserMapper userMapper = sqlSession.getMapper(UserMapper.class); User user = userMapper.selectUserById(1); // 执行 SQL 查询
MyBatis 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重要步骤:
MyBatis支持延迟加载。
延迟加载(Lazy Loading)是一种加载数据的策略,它只在真正需要数据时才进行加载,从而有助于提高系统性能和减少资源消耗。在MyBatis中,延迟加载的实现原理如下:
lazyLoadingEnabled=true
来开启延迟加载功能。MyBatis的延迟加载主要有两种类型:
fetchType
属性设置按需延迟加载。这样,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会进行延迟加载。通过配置全局延迟加载或按需延迟加载,可以根据实际业务需求灵活地使用延迟加载功能,从而提高系统性能。
1. 一级缓存:基础 PerpetualCache 的 HashMap 本地缓存,其存储作用域为 Session,当 Session flush 或 close 之后,Session 中的所有 Cache 就将清空
2. 二级缓存其存储作用域为 Mapper(Namespace),使用二级缓存属性类需要实现Serializable 序列化接口
3. 对于缓存数据更新机制,当某一个作用域(一级缓存Session/二级缓存 Namespaces)的进行了 C(增加)/U(更新)/D(删除)操作后,默认该作用域下所有 select 中的缓存将被 clear.需要在 setting 全局参数中配置开启二级缓存,如下 conf.xml 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