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不等式的解法在那一本书 ? (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数轴 )
创始人
2024-10-23 05:43:05
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 高中不等式的解法在那一本书 ? ,以及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数轴 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今天给各位分享 高中不等式的解法在那一本书 ? 的知识,其中也会对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数轴 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新高考高中数学一共有九本书 《集合与函数》《三角函数》《不等式》《数列》《复数》《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立体几何》《平面解析几何》、必修一到五、选修一到四。

第三章吧,但是没有指对啊

1.绝对值三角不等式 2.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第二讲 讲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 一 比较法 二 综合法与分析法 三 反证法与放缩法 第三讲 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 一 二维形式柯西不等式 二 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三 排序

首先得问你是新教材还是旧教材 我今年刚毕业,你说的解不等式在1册和3册都有,1册的较简单,3册的涉及均值不等式等,并开始更多的与数列放缩结合 数轴平移在函数也就是第1册有,另外在三角函数处也有,那就到了第2册

不等式—高中数学这本书的讲解方式非常清晰和易懂,通过逐步引导和启发的方式,帮助学生逐渐掌握不等式的性质和应用方法。同时,书中还配以大量的图表和图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法。基本不等式二十题型应用

高中不等式的解法在那一本书 ?

在小学低年级,学生首先学习了基本的数学运算,如加法和减法。随着年级的递增,学生开始学习乘法和除法。在这个阶段,老师可能会通过简单的比较,引入最基本的不等式概念,例如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如3 > 1),但不会过多

解不等式和不等式组在九年义务教学中的六年级就有学,七年级时进行解不等式和不等式组的加强和复习

初中高中都有,初中已经有简单的不等式的解法了,到了高还要学复杂一些的不等式的解法,比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解法,还要学基本不等式并用它去证明或求值。

不等式是人教版7年级学的。不等式的运算: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所得到的不等式仍成立。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都除以)同一个正数,所得的不等式仍成立。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都除以)

不等式是七年级学想,用符号“>”,“<”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作不等式。用“≠”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也是不等式。通常不等式中的数是实数,字母也代表实数,不等式的一般形式为F(x,y,……,z)≤G(x,y,……

不等式人教版是七年级学的,也就是我们说的初一。

不等式是几年级学的?

1-2x+2>1 x<1 3x-2≥6x x≤-2/3 取交集,即x≤-2/3 第四题 2-x<2-2x x<0 -2x+6≤4 x≥1 无解 前三题的数轴表示为:

对于如下图(1)(2)(3)(4);解:此不等式组可以化为: ,由(2)可知:在数轴上表示如下:所以原不等式解集为:

过程如下图所示:

1.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概念 2.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能正确的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3.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来探索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学习重点: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能正确的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

解下列不等式或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要过程!!!) 2(1-x)>3x-8 -x-1<3分之4x+11

解:设x小时甲乙相遇,则x+2x=24x=8故相遇点D所对应的数为:-10+8=-2答:相遇点D所对应的数为-2.小结:1、关键是将数轴上的动点问题,转化为行程问题2、数学思想:化归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练习:A,B两点在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教学内容:§1.2数轴、相反数与绝对值(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数轴的三要素,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给定的有理数,会根据数轴上的点读出所表示的有理数。(2)理解任何有理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特制定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 使学生理解数轴的三要素,会画数轴. 2. 能将已知的有理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的已知点所表示的有理数,理解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

1、 在数轴上,右边的点所对应的数总比左边的点所对应的数大。2、 正数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例3(1)画出数轴,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把数用“<”连接。例3(2)在数轴上,一个点从原点

初一数学数轴知识点总结:①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②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③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关系: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都是表示有理

下面是 整理分享的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数轴,欢迎阅读与借鉴。 【 篇一】 一、教学内容分析 1.2有理数1.2.2数轴。这一节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从知识上讲,数轴是数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它主要应用于绝对值概念的

1.2.2数轴整数(integer)和分数(fraction)统称有理数(rationalnumber)上节有理数知识回顾有理数整数分数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正有理数零负有理数正整数正分数负整数负分数七年级数学多媒体课件1.2.2数轴七年级数学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数轴

不等式性质比较是七年级学的。基本性质 1、如果x>y,那么yy;(对称性)。2、如果x>y,y>z;那么x>z;(传递性)。3、如果x>y,而z为任意实数或整式,那么x+z>y+z,即不等式两边同时加

解不等式和不等式组在九年义务教学中的六年级就有学,七年级时进行解不等式和不等式组的加强和复习

不等式是人教版7年级学的。不等式的运算: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所得到的不等式仍成立。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都除以)同一个正数,所得的不等式仍成立。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都除以)

不等式是七年级学想,用符号“>”,“<”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作不等式。用“≠”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也是不等式。通常不等式中的数是实数,字母也代表实数,不等式的一般形式为F(x,y,……,z)≤G(x,y,……

不等式人教版是七年级学的,也就是我们说的初一。

初中高中都有,初中已经有简单的不等式的解法了,到了高还要学复杂一些的不等式的解法,比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解法,还要学基本不等式并用它去证明或求值。

什么时候学不等式的知识啊?

  【知识与技能】   了解数轴的概念,能用数轴上的点准确地表示有理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与实际操作,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数与形结合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数轴的三要素,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教学难点】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通过实例温度计上数字的意义,引出数学中也有像温度计一样可以用来表示数的轴,它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数轴。   (二)探索新知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用画图的形式表示东西向马路上杨树,柳树,汽车站牌三者之间的关系:   提问1:上面的问题中,“东”与“西”、“左”与“右”都具有相反意义。我们知道,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那么,如何用数表示这些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牌的相对位置呢?   学生活动:画图表示后提问。   提问2:“0”代表什么?数的符号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对照体温计进行解答。   教师给出定义:在数学中,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它满足: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代表原点;通常规定直线上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选取合适的长度为单位长度。   提问3:你是如何理解数轴三要素的?   师生共同总结:“原点”是数轴的“基准”,表示0,是表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正方向是人为规定的,要依据实际问题选取合适的单位长度。   (三)课堂练习   如图,写出数轴上点A,B,C,D,E表示的数。   (四)小结作业   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回顾:数轴的三要素,用数轴表示数。   课后作业:   课后练习题第二题;思考:到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有什么特点? 篇二   一、教学内容分析   1.2有理数1.2.2数轴。这一节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从知识上讲,数轴是数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它主要应用于绝对值概念的理解,有理数运算法则的推导,及不等式的求解。同时,也是学习直角坐标系的基础,从思想方法上讲,数轴是数形结合的起点,而数形结合是学生理解数学、学好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日常生活中带见的用温度计度量温度,已为学习数轴概念打下了一定的基础。通过问题情境类比得到数轴的概念,是这节课的主要学习方法。同时,数轴又能将数的分类直观的表现出来,是学生领悟分类思想的基础。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1)知识掌握上,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学习有理数中的正负数,对正负数的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许多学生容易造成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   (2)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学生对数轴概念和数轴的三要素,学生不易理解,容易造成画图中掉三落四的现象,所以教学中教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和生理特征,学生的好动性,注意力容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心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三、设计思想   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研究新问题,是我们组织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小学里曾学过利用射线上的点来表示数,为此我们可引导学生思考:把射线怎样做些改进就可以用来表示有理数?伴以温度计为模型,引出数轴的概念。教学中,数轴的三要素中的每一要素都要认真分析它的作用,使学生从直观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直线、数轴都是非常抽象的数学概念,当然对初学者不宜讲的过多,但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还是可行的。例如,向学生提问:在数轴上对应一亿万分之一的点,你能画出来吗?它是不是存在等。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数轴的三要素,能正确画出数轴。   2、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数。   (二)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逐步形成应用数学的意   识。   2、对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服务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   义观点。   2、通过画数轴,给学生以图形美的教育,同时由于数形的结合,学生会得   到和谐美的享受。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正确掌握数轴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2、难点:有理数和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   六、教学建议   1、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正确掌握数轴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并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难点是正确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数轴的概念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缺一不可,二是这三个要素都是规定的。另外应该明确的是,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并不都是有理数。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用数轴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今后充分利用“数轴”这个工具打下基础。   2、知识结构   有了数轴,数和形得到了初步结合,这有利于对数学问题的研究,数形结合是理解数学、学好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本课知识要点如下:   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应用数形结合   七、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根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始终贯穿“激发情趣—手脑并用—启发诱导—反馈矫正”的教学方法。   2、学生学法:动手画数轴,动脑概括数轴的三要素,动手、动脑做练习。   八、课时安排   1课时   九、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投影仪、三角板   十、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讲授新课   (出示投影1)   问题1:三个温度计.其中一个温度计的液面在0上2个刻度,一个温度计的液面在0下5个刻度,一个温度计的液面在0刻度.   师:三个温度计所表示的温度是多少?   生:2℃,-5℃,0℃.   问题2: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动手操作)   师:我们能否用类似的图形表示有理数呢?   师:这种表示数的图形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数轴(板书课题).   师:与温度计类似,我们也可以在一条直线上画出刻度,标上读   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零.具体方法如下   (边说边画):   1.画一条水平的直线,在这条直线上任取一点作为原点(通常取适中的位置,如果所需的都是正数,也可偏向左边)用这点表示0(相当于温度计上的0℃);   2.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箭头所指的方向),那么从原点向左为负方向(相当于温度计上0℃以上为正,0℃以下为负);   3.选取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在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长度单位取一点,依次表示为1,2,3,…从原点向左,每隔一个长度单位取一点,依次表示为-1,-2,-3,…   师问:我们能不能用这条直线表示任何有理数?(可列举几个数)   让学生观察画好的直线,思考以下问题:   (出示投影2)   (1)原点表示什么数?   (2)原点右方表示什么数?原点左方表示什么数?   (3)表示+2的点在什么位置?表示-1的点在什么位置?   (4)原点向右0.5个单位长度的A点表示什么数?   原点向左1.5个单位长度的B点表示什么数?   根据老师画图的步骤,学生思考在一条水平的直线上都画出什么?然后归纳出数轴的定义.   师:在此基础上,给出数轴的定义,即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   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进而提问学生:在数轴上,已知一点P表示数-5,如果数轴上的原点不选在原来位置,而改选在另一位置,那么P对应的数是否还是-5?如果单位长度改变呢?如果直线的正方向改变呢?   通过上述提问,向学生指出: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缺一不可.   【教法说明】通过“观察—类比—思考—概括—表达”展现知识的形成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领会数学思想和思维方法,并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归纳概括和口头表达能力.   师生同步画数轴,学生概括数轴三要素,师出示投影,生动手动脑练习   尝试反馈,巩固练习   (出示投影3).画出数轴并表示下列有理数:   1、1.5,-2.2,-2.5,,,0.   2.写出数轴上点A,B,C,D,E所表示的数:   请大家回答下列问题:   (出示投影4)   (1)有人说一条直线是一条数轴,对不对?为什么?   (2)下列所画数轴对不对?如果不对,指出错在哪里?   【教法说明】此组练习的目的是巩固数轴的概念.   十一、小结   本节课要求同学们能掌握数轴的三要素,正确地画出数轴,在此还要提醒同学们,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但是反过来不成立,即数轴上的点并不是都表示有理数,至于数轴上的哪些点不能表示有理数,这个问题以后再研究.   十二、课后练习习题1.2第2题   十三、教学反思   1、数轴是数形转化、结合的重要媒介,情境设计的原型来源于生活实际,学生易于体验和接受,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自己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数轴的形成过程,加深对数轴概念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和概括能力,也体出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到抽象概括的认识规律。   2、教学过程突出了情竟到抽象到概括的主线,教学方法体了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3、注意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 篇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数轴三要素,会画数轴。   2、能力目标: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能说出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知道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3、情感目标: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数轴的三要素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教学难点: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   三、教法   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去观察、比较、交流。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活思维   1.学生观看钟祥二中相关背景视频   意图: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自豪感。   2.联系实际,提出问题。   问题1:钟祥二中学校大门南75米是钟祥市统计局,100米是中国建设银行,在她北75米是海韵艺术学校,200米处是中百仓储,请同学们画图表示这一情景。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代表画图演示。   学生画图后提问:   1.马路用什么几何图形代表?(直线)   2.文中相关地点用什么代表?(直线上的点)   3.学校大门起什么作用?(基准点、参照物)   4.你是如何确定问题中各地点的位置的?(方向和距离)   设计意图:“三要素”为定向,用直线、点、方向、距离等几何符号表示实际问题,这是实际问题的第一次数学抽象。   问题2:上面的问题中,“南”和“北”具有相反意义。我们知道,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能不能直接用数来表示这些地理位置和学校大门的相对位置关系呢?   师生活动:   学生思考后回答解决方法,学生代表画图。   学生画图后提问:   1.0代表什么?   2.数的符号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3.-75表示什么?100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继续以三要素为定向,将点用数表示,实现第二次抽象,为定义数轴概念提供直观基础。   问题3: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你能描述一下它的结构吗?   设计意图:借助生活中的常用工具,说明正数和负数的作用,引导学生用三要素表达,为定义数轴的概念提供直观基础。   问题4:你能说说上述2个实例的共同点吗?   设计意图:进一步明确“三要素”的意义,体会“用点表示数”和“用数表示点的思想方法,为定义数轴概念提供又一个直观基础。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学生活动:带着以下问题自学课本第8页:   1.什么样的直线叫数轴?它具备什么条件。   2.如何画数轴?   3.根据上述实例的经验,“原点”起什么作用?   4.你是怎么理解“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的?   师生活动:   学生自学完后,请代表上黑板画一条数轴,讲解画数轴的一般步骤。   设计意图:明确画数轴的步骤,使数轴的三要素在同学们的头脑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同时得到数轴的定义。   至此,学生已会画数轴,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板书)   ①数轴的定义。   ②数轴三要素。   练习:(媒体展示)   1.判断下列图形是否是数轴。   2.口答:数轴上各点表示的数。   3.在数轴上描出下列各点:1.5,-2,-2.5,2,2.5,0,-1.5。   (三)小组合作交流展示   问题:观察数轴上的点,你有什么发现?   数轴上表示3的点在原点的哪一侧?与原点的距离是多少个单位长度?表示-2的点在原点的哪一侧?与原点的距离是多少个单位长度?设a是一个正数,对表示a的点和-a的点进行同样的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归纳出数轴上不同位置点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四)归纳总结反思提高   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数轴?   2.数轴的“三要素”各指什么?   3.数轴的画法。   设计意图:梳理本节课内容,掌握本节课的核心――数轴“三要素”。   (五)目标检测设计   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数轴上的点都表示整数。   B.数轴上表示4与-4的点分别在原点的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都等于4个单位长度。   C.数轴包括原点与正方向两个要素。   D.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正数和零。   2.画数轴,在数轴上标出-5和+5之间的所有整数,列举到原点的距离小于3的所有整数。   3.画数轴,表示下列有理数数的点中,观察数轴,在原点左边的点有_______个。4.在数轴上点A表示-4,如果把原点O向负方向移动1.5个单位,那么在新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________。   五、板书   1.数轴的定义。   2.数轴的三要素(图)。   3.数轴的画法。   4.性质。   六、课后反思   附:活动单   活动一:画一画   钟祥二中学校大门南75米是钟祥市统计局,100米是中国建设银行,在她北75米是海韵艺术学校,200米处是中百仓储,请同学们画图表示这一情景。   思考:如何简明地用数表示这些地理位置与学校大门的相对位置关系?   活动二:读一读   带着以下问题阅读教科书P8页:   1.什么样的直线叫数轴?   定义:规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直线叫数轴。   数轴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数轴的步骤是什么?   3.“原点”起什么作用?__________   4.你是怎么理解“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的?   练习:   1.画一条数轴   2.在你画好的数轴上表示下列有理数:1.5,-2,-2.5,2,2.5,0,-1.5   活动三:议一议   小组讨论:观察你所画的数轴上的点,你有什么发现?   归纳: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在原点的____边,与原点的距离是____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____边,与原点的距离是____个单位长度.   练习:   1.数轴上表示-3的点在原点的_______侧,距原点的距离是______;表示6的点在原点的______侧,距原点的距离是______;两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个单位长度。   2.距离原点距离为5个单位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   3.在数轴上,把表示3的点沿着数轴负方向移动5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则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__。   附:目标检测   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数轴上的点都表示整数。   B.数轴上表示4与-4的点分别在原点的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都等于4个单位长度。   C.数轴包括原点与正方向两个要素。   D.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正数和零。   2.画数轴,在数轴上标出-5和+5之间的所有整数.列举到原点的距离小于3的所有整数。   3.画数轴,观察数轴,在原点左边的点有_______个。   4.在数轴上点A表示-4,如果把原点O向负方向移动1.5个单位,那么在新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________。
【 #课件# 导语】课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它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增加学生的知识容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为数学教学打开了更加广阔的新天地。下面是 无 整理分享的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数轴》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    【 篇一 】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数轴三要素,会画数轴。   2、能力目标: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能说出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知道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3、情感目标: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数轴的三要素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教学难点: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   三、教法   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去观察、比较、交流。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活思维   1.学生观看钟祥二中相关背景视频   意图: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自豪感。   2.联系实际,提出问题。   问题1:钟祥二中学校大门南75米是钟祥市统计局,100米是中国建设银行,在她北75米是海韵艺术学校,200米处是中百仓储,请同学们画图表示这一情景。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代表画图演示。   学生画图后提问:   1.马路用什么几何图形代表?(直线)   2.文中相关地点用什么代表?(直线上的点)   3.学校大门起什么作用?(基准点、参照物)   4.你是如何确定问题中各地点的位置的?(方向和距离)   设计意图:“三要素”为定向,用直线、点、方向、距离等几何符号表示实际问题,这是实际问题的第一次数学抽象。   问题2:上面的问题中,“南”和“北”具有相反意义。我们知道,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能不能直接用数来表示这些地理位置和学校大门的相对位置关系呢?   师生活动:   学生思考后回答解决方法,学生代表画图。   学生画图后提问:   1.0代表什么?   2.数的符号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3.-75表示什么?100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继续以三要素为定向,将点用数表示,实现第二次抽象,为定义数轴概念提供直观基础。   问题3: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你能描述一下它的结构吗?   设计意图:借助生活中的常用工具,说明正数和负数的作用,引导学生用三要素表达,为定义数轴的概念提供直观基础。   问题4:你能说说上述2个实例的共同点吗?   设计意图:进一步明确“三要素”的意义,体会“用点表示数”和“用数表示点的思想方法,为定义数轴概念提供又一个直观基础。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学生活动:带着以下问题自学课本第8页:   1.什么样的直线叫数轴?它具备什么条件。   2.如何画数轴?   3.根据上述实例的经验,“原点”起什么作用?   4.你是怎么理解“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的?   师生活动:   学生自学完后,请代表上黑板画一条数轴,讲解画数轴的一般步骤。   设计意图:明确画数轴的步骤,使数轴的三要素在同学们的头脑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同时得到数轴的定义。   至此,学生已会画数轴,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板书)   ①数轴的定义。   ②数轴三要素。   练习:(媒体展示)   1.判断下列图形是否是数轴。   2.口答:数轴上各点表示的数。   3.在数轴上描出下列各点:1.5,-2,-2.5,2,2.5,0,-1.5。   (三)小组合作交流展示   问题:观察数轴上的点,你有什么发现?   数轴上表示3的点在原点的哪一侧?与原点的距离是多少个单位长度?表示-2的点在原点的哪一侧?与原点的距离是多少个单位长度?设a是一个正数,对表示a的点和-a的点进行同样的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归纳出数轴上不同位置点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四)归纳总结反思提高   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数轴?   2.数轴的“三要素”各指什么?   3.数轴的画法。   设计意图:梳理本节课内容,掌握本节课的核心――数轴“三要素”。   (五)目标检测设计   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数轴上的点都表示整数。   B.数轴上表示4与-4的点分别在原点的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都等于4个单位长度。   C.数轴包括原点与正方向两个要素。   D.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正数和零。   2.画数轴,在数轴上标出-5和+5之间的所有整数,列举到原点的距离小于3的所有整数。   3.画数轴,表示下列有理数数的点中,观察数轴,在原点左边的点有_______个。4.在数轴上点A表示-4,如果把原点O向负方向移动1.5个单位,那么在新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________。   五、板书   1.数轴的定义。   2.数轴的三要素(图)。   3.数轴的画法。   4.性质。   六、课后反思   附:活动单   活动一:画一画   钟祥二中学校大门南75米是钟祥市统计局,100米是中国建设银行,在她北75米是海韵艺术学校,200米处是中百仓储,请同学们画图表示这一情景。   思考:如何简明地用数表示这些地理位置与学校大门的相对位置关系?   活动二:读一读   带着以下问题阅读教科书P8页:   1.什么样的直线叫数轴?   定义:规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直线叫数轴。   数轴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数轴的步骤是什么?   3.“原点”起什么作用?__________   4.你是怎么理解“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的?   练习:   1.画一条数轴   2.在你画好的数轴上表示下列有理数:1.5,-2,-2.5,2,2.5,0,-1.5   活动三:议一议   小组讨论:观察你所画的数轴上的点,你有什么发现?   归纳: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在原点的____边,与原点的距离是____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____边,与原点的距离是____个单位长度.   练习:   1.数轴上表示-3的点在原点的_______侧,距原点的距离是______;表示6的点在原点的______侧,距原点的距离是______;两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个单位长度。   2.距离原点距离为5个单位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   3.在数轴上,把表示3的点沿着数轴负方向移动5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则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__。   附:目标检测   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数轴上的点都表示整数。   B.数轴上表示4与-4的点分别在原点的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都等于4个单位长度。   C.数轴包括原点与正方向两个要素。   D.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正数和零。   2.画数轴,在数轴上标出-5和+5之间的所有整数.列举到原点的距离小于3的所有整数。   3.画数轴,观察数轴,在原点左边的点有_______个。   4.在数轴上点A表示-4,如果把原点O向负方向移动1.5个单位,那么在新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________。    【 篇二 】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数轴的概念,能用数轴上的点准确地表示有理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与实际操作,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数与形结合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数轴的三要素,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教学难点】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通过实例温度计上数字的意义,引出数学中也有像温度计一样可以用来表示数的轴,它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数轴。   (二)探索新知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用画图的形式表示东西向马路上杨树,柳树,汽车站牌三者之间的关系:   提问1:上面的问题中,“东”与“西”、“左”与“右”都具有相反意义。我们知道,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那么,如何用数表示这些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牌的相对位置呢?   学生活动:画图表示后提问。   提问2:“0”代表什么?数的符号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对照体温计进行解答。   教师给出定义:在数学中,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它满足: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代表原点;通常规定直线上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选取合适的长度为单位长度。   提问3:你是如何理解数轴三要素的?   师生共同总结:“原点”是数轴的“基准”,表示0,是表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正方向是人为规定的,要依据实际问题选取合适的单位长度。   (三)课堂练习   如图,写出数轴上点A,B,C,D,E表示的数。   (四)小结作业   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回顾:数轴的三要素,用数轴表示数。   课后作业:   课后练习题第二题;思考:到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有什么特点?    【 篇三 】   一、教学内容分析   1.2有理数1.2.2数轴。这一节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从知识上讲,数轴是数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它主要应用于绝对值概念的理解,有理数运算法则的推导,及不等式的求解。同时,也是学习直角坐标系的基础,从思想方法上讲,数轴是数形结合的起点,而数形结合是学生理解数学、学好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日常生活中带见的用温度计度量温度,已为学习数轴概念打下了一定的基础。通过问题情境类比得到数轴的概念,是这节课的主要学习方法。同时,数轴又能将数的分类直观的表现出来,是学生领悟分类思想的基础。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1)知识掌握上,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学习有理数中的正负数,对正负数的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许多学生容易造成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   (2)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学生对数轴概念和数轴的三要素,学生不易理解,容易造成画图中掉三落四的现象,所以教学中教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和生理特征,学生的好动性,注意力容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心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三、设计思想   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研究新问题,是我们组织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小学里曾学过利用射线上的点来表示数,为此我们可引导学生思考:把射线怎样做些改进就可以用来表示有理数?伴以温度计为模型,引出数轴的概念。教学中,数轴的三要素中的每一要素都要认真分析它的作用,使学生从直观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直线、数轴都是非常抽象的数学概念,当然对初学者不宜讲的过多,但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还是可行的。例如,向学生提问:在数轴上对应一亿万分之一的点,你能画出来吗?它是不是存在等。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数轴的三要素,能正确画出数轴。   2、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数。   (二)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逐步形成应用数学的意   识。   2、对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服务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   义观点。   2、通过画数轴,给学生以图形美的教育,同时由于数形的结合,学生会得   到和谐美的享受。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正确掌握数轴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2、难点:有理数和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   六、教学建议   1、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正确掌握数轴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并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难点是正确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数轴的概念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缺一不可,二是这三个要素都是规定的。另外应该明确的是,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并不都是有理数。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用数轴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今后充分利用“数轴”这个工具打下基础。   2、知识结构   有了数轴,数和形得到了初步结合,这有利于对数学问题的研究,数形结合是理解数学、学好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本课知识要点如下:   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应用数形结合   七、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根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始终贯穿“激发情趣—手脑并用—启发诱导—反馈矫正”的教学方法。   2、学生学法:动手画数轴,动脑概括数轴的三要素,动手、动脑做练习。   八、课时安排   1课时   九、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投影仪、三角板   十、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讲授新课   (出示投影1)   问题1:三个温度计.其中一个温度计的液面在0上2个刻度,一个温度计的液面在0下5个刻度,一个温度计的液面在0刻度.   师:三个温度计所表示的温度是多少?   生:2℃,-5℃,0℃.   问题2: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动手操作)   师:我们能否用类似的图形表示有理数呢?   师:这种表示数的图形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数轴(板书课题).   师:与温度计类似,我们也可以在一条直线上画出刻度,标上读   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零.具体方法如下   (边说边画):   1.画一条水平的直线,在这条直线上任取一点作为原点(通常取适中的位置,如果所需的都是正数,也可偏向左边)用这点表示0(相当于温度计上的0℃);   2.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箭头所指的方向),那么从原点向左为负方向(相当于温度计上0℃以上为正,0℃以下为负);   3.选取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在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长度单位取一点,依次表示为1,2,3,…从原点向左,每隔一个长度单位取一点,依次表示为-1,-2,-3,…   师问:我们能不能用这条直线表示任何有理数?(可列举几个数)   让学生观察画好的直线,思考以下问题:   (出示投影2)   (1)原点表示什么数?   (2)原点右方表示什么数?原点左方表示什么数?   (3)表示+2的点在什么位置?表示-1的点在什么位置?   (4)原点向右0.5个单位长度的A点表示什么数?   原点向左1.5个单位长度的B点表示什么数?   根据老师画图的步骤,学生思考在一条水平的直线上都画出什么?然后归纳出数轴的定义.   师:在此基础上,给出数轴的定义,即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   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进而提问学生:在数轴上,已知一点P表示数-5,如果数轴上的原点不选在原来位置,而改选在另一位置,那么P对应的数是否还是-5?如果单位长度改变呢?如果直线的正方向改变呢?   通过上述提问,向学生指出: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缺一不可.   【教法说明】通过“观察—类比—思考—概括—表达”展现知识的形成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领会数学思想和思维方法,并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归纳概括和口头表达能力.   师生同步画数轴,学生概括数轴三要素,师出示投影,生动手动脑练习   尝试反馈,巩固练习   (出示投影3).画出数轴并表示下列有理数:   1、1.5,-2.2,-2.5,,,0.   2.写出数轴上点A,B,C,D,E所表示的数:   请大家回答下列问题:   (出示投影4)   (1)有人说一条直线是一条数轴,对不对?为什么?   (2)下列所画数轴对不对?如果不对,指出错在哪里?   【教法说明】此组练习的目的是巩固数轴的概念.   十一、小结   本节课要求同学们能掌握数轴的三要素,正确地画出数轴,在此还要提醒同学们,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但是反过来不成立,即数轴上的点并不是都表示有理数,至于数轴上的哪些点不能表示有理数,这个问题以后再研究.   十二、课后练习习题1.2第2题   十三、教学反思   1、数轴是数形转化、结合的重要媒介,情境设计的原型来源于生活实际,学生易于体验和接受,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自己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数轴的形成过程,加深对数轴概念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和概括能力,也体出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到抽象概括的认识规律。   2、教学过程突出了情竟到抽象到概括的主线,教学方法体了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3、注意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
(1)移项合并得:-3x≤6,解得:x≥-2,;(2)移项合并得:9x≤-6,解得:x≤-23,;(3)去括号得:-8x-6≥8-4x+3,移项合并得:-4x≥17,解得:x≤-174,.
①去分母得:3(2+x)≥2(2x-1),6+3x≥4x-2,3x-4x≥-2-6,-x≥-8,x≤8,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为:;②2(x+2)≤3x+3①x3<x+14②∵解不等式①得:x≥1,解不等式②得:x<3,∴不等式组的解集是1≤x<3,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为:,故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是1,2.
必修5第三章不等式这块有题目涉及,首先无理不等式就是指含无理数的不等式。较简单的比如,分母为无理数的两个代数式的大小关系的证明,那么使用的就是移项做差,判断分子分母是否大于零。例如必修5P75页B组第2题。还有一类就是p97的基本不等式这类也算无理不等式,这部分的关键就是实际问题中最值的求法。书的编排没有专门提到无理不等式,但有涉及这部分内容,希望能帮到你
不等式出现在必修五的第三章以及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名词解释 不等式 不等式,顾名思义就是在两个实数中间不出现等号,而是以小于号,大于号,小于等于号,大于等于号,或是不等号将两个等式相连接。 不等式分为严格不等式与非严格不等式。一般地,用纯粹的大于号、小于号“>”“<”连接的不等式称为严格不等式,用不小于号(大于或等于号)、不大于号(小于或等于号) 基本不等式 - 搜搜百科 “≥”(大于等于符号)“≤”(小于等于符号)连接的不等式称为非严格不等式,或称广义不等式。 通常不等式中的数是实数,字母也代表实数,不等式的一般形式为F(x,y,……,z)≤G(x,y,……,z )(其中不等号也可以为 中某一个),两边的解析式的公共定义域称为不等式的定义域,不等式既可以表达一个命题,也可以表示一个问题。 例如lg(1+x)>x是超越不等式。 注意事项 1.符号: 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一个负数,要改变不等号的方向。 2.确定解集: 比两个值都要大,就比大的还大(同大取大); 比两个值都要小,就比小的还小(同小取小); 比大的大,比小的小,无解(大大小小没法找); 比小的大,比大的小,有解在中间(小大大小中间找)。 三个或三个以上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可以类推。 3.另外,也可以在数轴上确定解集: 把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数轴上的点把数轴分成若干段,如果数轴的某一段上面表示解集的线的条数与不等式的个数一样,那么这段就是不等式组的解集。有几个就要几个。 4.不等式两边相加或相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移项要变号) 5.不等式两边相乘或相除,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相当系数化1,这是得正数才能使用) 6.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或×1个负数的时候要变符号)

关于 高中不等式的解法在那一本书 ? 和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数轴 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高中不等式的解法在那一本书 ? 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数轴 、 高中不等式的解法在那一本书 ? 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透视中牌率!aapoker怎么... 透视中牌率!aapoker怎么设置抽水,aapoker透视怎么用,AI教程(有挂黑科技)1、起透看视...
透视免费!aapoker ai... 透视免费!aapoker ai插件,aapoker能控制牌吗,wepoke教程(有挂脚本);1、该软...
透视代打!aapoker免费透... 透视代打!aapoker免费透视脚本,aapoker透视脚本入口,教你教程(有挂工具);1、aapo...
透视游戏!aapoker怎么开... 透视游戏!aapoker怎么开辅助器,aapoker辅助器是真的吗,wpk教程(有挂教程);1、操作...
透视好友!aapoker如何设... 透视好友!aapoker如何设置胜率,aapoker能控制牌吗,安装教程(有挂攻略);1、上手简单,...
透视教学!aapoker怎么设... 透视教学!aapoker怎么设置抽水,aapoker透视脚本,详细教程(有挂攻略)aapoker怎么...
透视安装!aapoker破解侠... 透视安装!aapoker破解侠是真的吗,aapoker公共底牌,微扑克教程(有挂插件)一、aapok...
透视好友!aapoker俱乐部... 透视好友!aapoker俱乐部靠谱吗,aapoker能控制牌吗,2025新版技巧(有挂详情)1、金币...
透视神器!aapoker发牌逻... 透视神器!aapoker发牌逻辑,aapoker安装包怎么使用,解密教程(有挂解说);1、全新机制【...
透视私人局!aapoker脚本... 透视私人局!aapoker脚本怎么用,aapoker万能辅助器,教你教程(有挂细节);1、每一步都需...